当前位置:万里文学>都市言情>我的1991> 第158章 见不得的人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8章 见不得的人物(3 / 3)

探索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尝试,是画家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始反思艺术最基本问题,并尝试运用油画语言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索,纠正了传统对艺术问题的狭隘理解,开始真正探索艺术本体问题。

《永恒》油画是伟大的,是创新的,是中国油画进程的一个重大分水岭,也标志着中国油画由自觉走向自由的开端。

通篇读下来,卢安整个人都懵了。

他虽然知道自己的作品非凡,融合贯通了前世一生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

但《人日报》把它的格调定位太高了,他的小心脏由乍穷到乍富,一时受不住哇。

他娘的咧,刚才阅读时,他差点兴奋地晕了过去。

卢安感觉自己的胸腔快要爆炸了,前世默默无闻,一辈子没上过报纸。

不曾想,今生第一幅作品就上了报纸,而且还是这么牛逼的报纸,而且还得到了这样的高逼格夸赞,嗯哼,人快要飘起来了。

卢安抬起头问叶润:“你看过报道内容了没?”

叶润摇头:“没有,我打扫完卫生就没时间了,看标题是《永恒》,我就知道你需要它,所以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卢安激动地抱了抱她,随即放开说:“谢谢你。”

叶润一脸嫌弃地后退一步:“你要是再抱我,你在南大就找不到女朋友了。”

深呼吸,深呼吸,卢安对此话置若罔闻,把刚读过的报纸递给她:

“我觉得你有必要看看这篇报道,然后呢,今天是星期五,你知道我晚上想吃点啥。”

叶润白他一眼,拿着一份报纸转身就走。

今儿老百姓呀,今儿个真高兴。

就在卢安哼着小调、坐教室里阅读另一份报纸时,主任也在根据习惯查看今天的报纸。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美术批评家及92年中国油画年展策展人王春辉在报纸上发表公开评论:

《永恒》油画的面世,给予新时期中国美术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开启了有关什么是表现中国特性,表现创新结合性,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用新的艺术语言阐述出来,尤其是油画语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王春辉说了很多,在最后总结:

如何看待卢安和他的《永恒》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艺术史的地位他一定是在某个时期的文化上,尤其是在审美上起到转折作用,如今卢安的《永恒》就具有此独特功能,他和他的作品注定会永远流传。

看完这篇社论,主任盯着报纸陷入了冗长沉思,许久后喝一口茶,拿起报纸去了隔壁的院长办公室。

院长见他拿一份报纸进来,就摘下眼镜问:“你也看到了?”

主任自来熟地坐到沙发另一侧,指着报纸上的名字问:“彼卢安是此卢安?”

院长听笑了,“中央美院评价这么高,没想到吧?”

主任点头又摇头:“虽然我有所预料,但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

闻言,院长反而收敛了笑容,感慨道:“后生可畏啊,我们商学院今年招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ps:求订阅!求月票!

再次强调一遍,这是生活文。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