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3章 断案1(1 / 1)

那个机灵的家丁在一旁说了一句。

本是闭目养神的蔺财顿时一惊,瞬间睁开眼睛,看着家丁。

“说下去!”

这家丁突然觉得自己又能立功了,赶忙说道。

“小的早一些就发现了衡州府内的怪事。其中,最怪的就是这个河沐银行。这银行其实就是河沐庄在衡州府开设的山庄。他们的银票很特殊。用纸看着特别的精致,甚至无需盖印,如同作坊根本仿制不出!”

蔺财有些不耐烦了,他咬着牙打断了家丁。

“说重点!”

家丁有些害怕了,然后赶忙从衣服里拿出了河沐银行的十钱钞票。

“我这里就有一张,请老爷过目!”

蔺财本来就恼火,听到家丁这样说,更是恼怒,然后起身就要动手。也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家丁手中的钞票,愣住了片刻,马上抢过家丁手里得钞票。

“十钱……银票?”

家丁赶忙解释道。

“小的就是觉得这有些匪夷所思。”

老管家也是一惊。这银票本就是为了交易大额银两的产物。如此下额的银票未免有些滑稽可笑了!老管家若有所思,搜肠刮肚,最后还是一脸疑惑的追问道。

“你是如何得来的?”

家丁回答道。

“这是小的一早在粥铺吃粥,掌柜找的钱。”

老管家大惊失色。

“什么?一个小小粥铺都在用银票吗?”

家丁点了点头继续说。

“不仅如此,小的就此继续探查,发现无论是有钱的商贾,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是在河沐商业区,还是在老市集,哪里都有河沐银行的银票,最小额的就是这十钱,听说最大的有一百两。只是小的没有见过。”

蔺财回过神,接着问道。

“这的确是个新鲜事。不过这跟粮食有何关系!你莫言废话,说重点!”

“我对这事儿有些好奇,于是就来到了河沐银行。到时方才发现,在银行,居然有人提着新米从里边出来。”

听到这里,蔺财瞪大了双眼,站了起来。

“什么!这不可能!这新粮才收割几日,怎么会有新米出现在衡州府!”

家丁接着说。

“老爷,不仅如此,我还打听到,这新米早在一个月前,银行开门营业之时就有了!”

管家听到这里也惊呆了。

“这是不是说,这新米早在一个多月前就熟了!这怎么可能!”

蔺财越发得觉得诡异,他追问。

“这新米为何从银行中出现?”

家丁说。

“我进入银行询问此事,银行的伙计说存银送粮!”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他这是自断财路!他疯了吗!”

话说到这里,蔺财便都明白了!存银,不仅能换银票,还能领新粮。新粮必然降价,那旧粮岂不是如同脚下的沙子一般一文不值了!对穷苦百姓而言当然不至于,但是对坐拥百亩粮田的蔺财,这样的比喻也算恰当!

老管家也没有了平日的城府,脑子不停地分析着此事的利害。片刻之后说道,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如此这般下去,衡州一地的乡绅士绅家中的余粮将会贬值,这河沐庄就能以极低的价格收粮。老爷,这旧粮如果不出手换成银子,不出个把月就会变成地中的肥料了!”

所有人都知道,粮食能存很久。但是对于家族士绅来说,谁手里没有多年的旧粮呢?黄信在时,就私下串通各地乡绅,用旧粮充税,入官仓。等到了救灾之时,拿出这样的粮食给百姓。新粮则是通过黄伏的米粮生意高价卖往各地。所有人都能从中获利!这样操作,就算是腐烂的粮食也能卖钱!

“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新粮?哪里来的!”

蔺财怒吼着,家丁也是战战兢兢的说。

“府城的百姓都没有见过以往的旧粮,大多也不懂农事。我斗胆询问过银行的伙计,结果被银行的护卫扔出了银行。我就知道这么多了,老爷……”

蔺财咬着牙,顺着气,然后一字一句的对家丁说道。

“接着给我查!明日你去账房领两贯钱!给我在城在查!我就不相信,这为庄主大人还没一手遮天不成!管家!明日你带人去各村把我那些老朋友都请来!我要亲自去见罗知府!”

“老奴遵命!”

蔺财一夜未免,藏在府里的粮食眼看着要成沙子了!吝啬的他每天都不敢吃饱,再多的粮食,如果一文不值,那谁还给自己种地啊!没人种地,连粮食都没有了!岂不是要自己要守着百亩荒地活活饿死!着太可怕了!他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争气的!自己还妄想着纳妾再生几个儿子!可是事到如今,小妾跑了,田户跑了,厨子也跑了!粮食又不值钱了!他彻底的绝望了!

蔺财的老婆也听说了此事,晚上还没有躺下就开始哭。本来蔺财就吝啬得很,嫁给他做夫人已经大半辈子过去了,什么绫罗绸缎都没穿过。两个儿子也是营养不良,脑子也没有发育好。这让蔺财更加的心烦意乱。

天刚见亮,蔺财就起身,让人叫醒了几个家丁。自己则是准备带着各地的乡绅一起去府衙讨公道。

辰时一过,派出去的下人纷纷回来。

“老爷,其他村子的老爷都已经不在府中了。听说早早的都去了府衙。”

“反了!真是反了!来人备马衡州府衙!”

当蔺财来到府衙门口的时候,他就看到了许多马车都停在了这里,堵得是水泄不通。他下了车,徒步穿过马车,进了府衙的外院。这里已经满是乡绅老爷。

“蔺老……”

众人纷纷与蔺财恭敬一礼,顿时觉得底气足了。很恭敬的让了一条路。而人群最前面站着的真是罗年,身边还站着一个穿着亮眼的年轻人。

“老夫蔺财,见过罗大人。”

“学生见过蔺先生。”

同为读书人,罗年也是一如既往的恭敬。除了二人毕恭毕敬,其他的人却有些沉不住气了。一个还算年轻的走上前来。

“既然,蔺老先生都来了。罗大人!是不是应该给我们一个交代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