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9章 皇帝求佛(1 / 1)

皇帝离开太和殿赶忙就入了豹阁,刘允已经出发。不久之后,钱宁从豹阁外赶来。

“陛下!刘允队伍出发了!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那乌思藏使者也同去了吗?”

皇帝问道。

“是的,陛下!回了。他也是这次入乌思藏的向导,有了他,此行必畅通无阻。”

钱宁说罢,皇帝起身说道。

“锦衣卫布置好!此人不可全信!替朕盯好!如果刘伴伴途中因为这使臣有任何的闪失!朕就要治你的罪!”

钱宁赶忙跪倒在地,说道。

“微臣已经按照计划安排妥当!与使者随行的都是锦衣卫精锐!那使臣绝对不会造次。”

皇帝接着说道。

“明面,队伍途经湖广,朕不希望湖广一地传来不好的声音,你可懂?”

当皇帝提到湖广之地,钱宁心一颤,赶忙说道。

“微臣明白!”

皇帝接着说道。

“对了!钱卿向朕举荐的原蔚州卫指挥佥事江彬在豹阁设立之处就功不可没!朕觉得此人可大用!朕打算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士调入京城!由江彬统辖。你举荐有功!朕另有赏赐!希望你二人今后都好好辅佐朕!不枉朕对你二人的青睐!”

钱宁听到这里,心情很是复杂,但是表面却是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样,激动地对皇帝说道。

“请陛下放心!臣与江卿情同手足!能有此人护卫陛下左右!定会保陛下周全!”

钱宁表面这般说,心里却在暗骂道。

“江彬这狗东西!趁着我忙,百般讨好陛下!如今一飞冲天,怕是想要对我取而代之!看我日后怎么盯着你!”

皇帝听钱宁这样说,心情好了许多。钱宁退下之后,皇帝示意张永上前。

“张伴伴,刘伴伴的一切消息,都为密奏!不可有失!这次入藏,都是我的忠臣良将!他们忍辱负重,不计较功名得失!你密奏一路上的镇守太监!要给这些将士最优越的待遇!只有这样!朕才不会因此惭愧不安。”

张永随即拜下,对皇帝说道。

“奴婢已经安排妥当!将士们的家人都已经得到了抚恤!他们这一路都会得到最好的待遇!奴婢已经将陛下的传阅密诏与御赐令牌命人快马传递了过去。此后,这密诏与令牌会接着传下去!镇守太监们拿此密诏与令牌,想必当地官臣是万万不敢多言的!”

听到张永提到了官员,朱厚照这个皇帝便有种无力感。

“官员……自朕登基以来,朝中又有几人是真的官员呢?就更不要提地方官员了……”

张永随即说道。

“陛下多虑了!内阁有靳公,部堂有王大人,按察使还有聂大人,地方官不是还有衡州知府罗年嘛!陛下啊,当今天下以不是从前那般,天地之变,数年有余。如今大明之患又何止是腐儒误国这般简单。陛下能够在这天地变色之时执掌大明,亦可堪称千古一帝啦!”

皇帝冷冷一笑,虽然觉得张永必要有些夸大其词,心里却很是欣慰。

“张伴伴言重了,朕也只是在这天地色变之时苟且偷生罢了!只是朕的孩子不止是几个,而是这大明万千子民!如果朕不动用厂卫新设豹阁,隔绝群臣。恐怕早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刘伴伴他……”

皇帝这个时候提到刘伴伴,眼睛却是红了,张永则是明白,这个时候皇帝提起的刘伴伴并不是出发求佛的刘允,而是死去的刘瑾。张永仿佛感同身受一般,眼睛里也含着泪,对皇帝说道。

“陛下,我们这些阉人从小跟随陛下,都是陛下的命,能够替陛下背下骂名堵死,是我们的骄傲。还请陛下不要太过自责了。”

“罢了,伤春悲秋已是无用!张伴伴,去吧!朕要听曲儿了!”

“奴婢这就安排!”

长沙江家,江承四处打理,长沙府的官员,卫所的千户官。还有杨家在长沙的生意。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引导流民返回家乡!这是当初他的承诺。徐建与华诚才不关心江家之后何去何从。徐建的调查组负责控制江家亲眷。华诚则是组织保卫营安排流民返回长沙。民心就这样渐渐地树立起来!数以百计的百姓,在这一刻,都记住了衡州的河沐庄,记住了长沙江家的新主家江承!

江承为人大方,从不吝啬银两!江家私军统领他赏赐了许多金银,同时也犒赏了与杨家厮杀的兵丁。江广这些年的积攒下来的财富都被家中的女眷搬了出来。她们如今将所有的希望都托福给了这位长辈。而私军也已经听命于江承。

江承安排百姓回到自己的家乡,本想着将地契还给百姓,但是百姓却都甘愿做江家的庄户,也不愿意拿回自己的地。他们清楚,做江承这等好士绅的庄户,比自己拥有土地更加的安逸!有了江家的庇护,日后才不会再被其他士族与土匪侵扰!最后,要回自己家地的人竟然不足一成!这让银河也没有想到。

经过了一个月,江承便立足于长沙。他留下长子在江府打理余下之事,自己却老老实实地回到了北旗村的江府。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家里他见到了那个他始终都没有见到之人,河沐庄庄主银河。

得知银河在自家厅堂等自己,江承站在自家大门外,如同一个访客,战战兢兢的走来走去。

片刻之后,徐建开到门口,对江承说道。

“会见庄主之前,我要提醒江老爷,庄主不喜人跪拜,平日的书生之礼便好!你的事,庄主了若指掌,你莫要行虚情假意之事。”

“小老儿记下了!”

他战战兢兢的来到自家的厅堂,只见一个年轻的少年手中那些木制的小玩具正在与自己十岁不到的小儿子玩着。一旁端坐的唐寅他是见过的。

“小老儿江承见过庄主大人,见过唐先生。”

说罢,他抬起头,示意下人带走自己的小儿子。于是下人马上意会,拉着不情愿的孩子去了内院。直到银河示意下人把地上一整箱的玩具拿走,孩子方才开心滴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