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9章 计划的始末(1 / 1)

“小老儿自然明白!还请庄主大人信任。”

原来银河就是从易少鹤这里熟知了整个湖广得商贾,有名望之人早已经被马平的船队盯上了!这一次,银河借着杨翎岳张燕闹事,拍鹿广七以鹿山安之名,制造一批弗朗机人的物件,假扮成江南大族之家手下的商贾。这些人往往身份神秘,湖广一地的士绅也不敢深入打探,见到了弗朗机人的东西,便对鹿山安的身份没有了任何的疑惑。毕竟没有实力哪里会弄得到这么多的西洋玩意儿。殊不知这些东西都是实打实的大明制造。

鹿山安得到了名单,马平提供了一艘不错的商船来到了武昌开始行动。很快,鹿山安就引起了杨翎岳的注意。鹿山安鼓动杨翎岳组织书生去衡州,本来还犹豫的杨翎岳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一个巨大的的陷阱正等待着武昌的年轻贵族们。

至于那名为张五的年轻人本就是河沐庄招生办的人员,他一直跟着马平来往于湖广各地。他带领的这一批读书人本来也是对河沐书院不屑一顾,觉得荒唐才会跟着一起来衡州。当他们与这些富家子弟处在同一条船后,他们终于领悟了河沐书院的本意。张五正是利用了他们这样的心理,将他们都带进了书院。日后他们都成为了衡州河沐书院坚实的骨干。

当银河向易少鹤询问,商贾的突破口,赵敬是易少鹤第一个想到的人选。赵家全凭赵敬一人打拼,此人以胆大在武昌打拼出了一片天地。这样的人可以为了机遇梭哈整个家族的积蓄!这样的人,自然会有很多人攀附,与赵敬交朋友,自己不用冲锋陷阵,这是多好的美事。于是鹿山安第二个要攻略的目标就是赵敬之子赵文春。

神种的传闻并非河沐庄独自传言,江南大族控制了农田司的人,当农田司拿到了神种之后,这消息就传开了。只是这些人都小看了皇帝,皇帝表面上对此漠不关心,私下却是利用豹营秘密接收了来自河沐庄的种子,并在皇庄进行了大规模的种植!银河特意为京师之地挑选了耐寒的麦种与稻米种,并且将种植方法造册成书。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如今的皇庄里新种已经开始茂密的生长出来了!这耐寒的粮种在处于北方的顺天府来说,虽然达不到一年三熟,但是按照银河去年第三熟的情况来看,产量也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易少鹤在银府逗留了一个多时辰后离开了。就在易少鹤离开不久,银河收到了来自武昌的消息,楚瑞王有动作了!银河开启护腕,联系到了正在长沙的唐寅。

与此同时,身为按察使副使的聂贤也得到了皇帝的密奏,控制住了长沙的府衙与卫所。刚得知的卫所千户还有些不服,直到唐寅的特遣队将卫所的去往武昌通风报信的信使一一活捉了之后,卫所其中一名千户便彻底的服了。负责战船的千户更加效忠于楚瑞王,他带着水师连夜行船到了武昌,与楚瑞王汇合。这令楚瑞王感到甚是欣慰。

江承此前就已经依靠江家的实力控制住了整个长沙的士绅圈。有一部分仰仗楚瑞王的士绅,都举家逃出了长沙。投奔武昌。至此,楚瑞王彻底的失去了对长沙的控制。这也是楚瑞王决心殊死一战的原因之一。

就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末,整个楚瑞王阵营集结至武昌。而以赵敬为首的倒戈派依靠着对神种的向往与信仰。彻底的站在了河沐庄这一边。他们还有许多的财富隐藏在武昌。他们坚信,拥有神种的河沐庄战无不胜!而失去玄雀的楚瑞王如今已经大势已去!他们坚信在这关键时刻,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与此同时,装备精良的康远队伍一月前已经与王守仁汇合。为皇帝进一步打探小王子与玄雀组织的消息。就算是玄雀想要帮助楚瑞王,也是鞭长莫及。

就在楚瑞王召集人马,准备攻长沙之时,他收到了宁王的书信。而信中的内容则是令楚瑞王勃然大怒!

“朱宸濠这狗东西!竟然这般傲慢无礼!真是岂有此理!张卿家,难道你是想看本王在宁王面前出丑吗!”

张开寂虽然不知宁王在信中说了什么,但是他从楚瑞王的情绪中才出个八九不离十。他惶恐的跪下说道。

“殿下息怒,下官斗胆谏言,殿下您如今决定与衡州刀兵相见,联系宁王是必须的一步棋。殿下细想,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加以试探,又如何能够确定宁王的态度呢?如今无论信中所写,想必殿下您一定对宁王对此时的看法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如果宁王对殿下能够给予帮助,那我们便与那河沐庄决一死战!如果宁王殿下的态度犹豫不决,或者傲慢无礼。到时候您便回复书信,表明唇亡齿寒。如果湖广一地都被河沐庄所掌控,那么南昌便是下一个武昌!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河沐庄恐怖的气势了。”

张开寂一番话说到了楚瑞王的心坎里。他觉得这一次,张开寂才是真的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解决的问题。而且,他书信写得也并不谦虚。这想要造反的王爷,哪一个不是孤傲自大的人。这是他们凝聚部下的气势,也是日后他们走向悲剧的最大阻碍!他如今还觉得自己培养多年的护卫军与武昌千户所,还有一些武昌周围的山匪土匪等数万兵马对付河沐庄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宁王则不同了,朱宸濠被江南士绅称之为贤王,是比当今皇帝更优秀的人选。这本就是读书人的伎俩,然而朱宸濠却是真的信了。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朱宸濠此时掌控的兵力也是楚瑞王遥不可及的,他的的确确有对楚瑞王傲慢的资本。

楚瑞王信中也并没有臣服于人的态度,碍于面子,他只是单纯的希望宁王浓厚意识到唇亡齿寒的道理。而对河沐庄没有接触的宁王,对此自然觉得是危言耸听。这才回了一封带有各种不平等条约的书信至楚瑞王的面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