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2章 冠军伯(1 / 2)

“恭喜冠军伯,贺喜冠军伯!”

冠军伯顾名思义,就是武冠大军之首的意思的,史书中,朱厚照是向往冠军侯之称的,银河是万万没有想到,朱厚照竟然用冠军之名给自己封伯!

“陛下圣明!伯爷此战不枉冠军之名!”

“的确如此!冠军伯协助陛下成为千古一帝!陛下不吝赏赐!封伯爷为冠军伯!伯爷正值壮年,今后再立军功,自然被封冠军侯!可与西汗名将霍去病齐名!”

“没错!陛下知道这草原辽阔,很难治理,想必也是希望伯爷今后能够协助陛下一同治理草原!以防草原上再起星星之火!”

聂贤与罗年等本地官员都觉得银河得此称号名副其实。而此时的银河也明白了朱厚照的用意。治理草原,的确是比拿下草原更困难的事!此前,朱厚照从来都没有为此担忧过。而是一直等到封伯之时,才让太监亲口告知银河自己的想法。这波操作颇有君王之风!

张仑也很是激动,他随即单膝跪拜。

“恭喜恩师,贺喜恩师!恩师得冠军伯之名理所当然!”

本就对银河敬仰的英国公张仑,如今更是服气!毕竟他的国公之位是世袭而来的!而且英国公之名哪里有冠军伯之名来的霸气!但是他身为国公,自然也清楚,这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历朝历代,没有人能够让这些草原鞑子这般臣服的。

正德十二年十二月末,银河站在冷风中,看着府上的人将银府的牌匾取下,将冠军伯府的牌匾挂上,心中也是万分的感慨。

“唉,看来这治理草原的重任皇帝也交给我了!”

银河自语着,突然觉得心很累。

随着除夕到来,河沐庄上下热闹非凡!银河则是一直待在飞船上休息。这一次远征,就连身上的纳米内甲都有破损了!他整理着自己的装备与武器。时不时的看一看修复纳米内甲的进程。

李沐儿披着睡衣,走进了制作舱。

“突然放下这些事情,心里还有些不安。”

今年,康婉宁抢着要替李沐儿分忧,其实就是希望这沐儿姐姐能够多陪陪银河。

银河笑了笑。

“婉宁懂事,知道为你这个姐姐分忧了!你们也知道,在我这里没有那些陈旧的规矩,什么辈分职责,都不重要!只要老婆孩子都平平安安的,我这个做伯爷的也别无他求了。”

李沐儿眉毛轻轻挑起,不耐烦的瞥了银河一眼。

“夫君是伯爵!是大明的伯爵!怎么能说别无他求?伴君如伴虎,夫君可要好好为陛下做事,这样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够继承皇室的福泽。”

虽然李沐儿这话很传统,但是在明朝这样的帝国,这话说得十分的在理。

“其实不难的,管理好山西,陕西,辽东这北方之地,就能保证草原再无忧患了!只是这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实现的事情。”

“夫君今后还要随陛下出征吗?”

“或许吧!管他呢!今后还会有更快的船被制造出来!”

李沐儿其实是担心银河的安危,别人不知道,但是她最清楚,看到那从来没有破损过的纳米内甲如今也在机器里修复,聪明的她已经明白了银河此次遇到了何等的危险。只是她不敢追问银河,她害怕自己今后会更加的担心。

银河自然看出了李沐儿的担忧,他看到李沐儿盯着破损的纳米内甲,然后对她说道。

“鹿金的尸体我拿回来了!这是我报答鹿家村最好的礼物!”

正德十三年除夕的前一天,银河来到了鹿家村,在村口,村民们见到了鹿金的尸体!而此时,鹿家村村口的巨大石碑已经耸立在大地之上!上边清晰的刻着因为剿匪而牺牲的鹿家村的人!

“伯爷,鹿家村人无以为报,只能让我们的孩子世代以您为尊!世代保护伯爷了!”

鹿家村的最年长的长老如今已经是站不起来了,他坐着银河为他打造的轮椅,被家眷推到银河的面前,眼泪一直没有停下。

“鹿老应该多多注意自己的身子,您放心,如今鹿家人已经是陛下身边的中流砥柱了!不仅有鹿山安在朝为官,还有鹿财五执掌水师,源五源六更是在在为陛下执掌车马!此次战役也是功成名就!源四是本伯最信任的情报员!还有跟在鹿山安身边的各位鹿家兄弟!如今在京师也都是有功之人!”

如今留在鹿家村的大部分都是孩子与女眷,还有一些年长的鹿家大哥。剩下的年轻人都在为银河,为朝廷做事。作为一个不算大的乡乡村,已经是大明独一无二的传奇村落了!

从鹿家村回来,银河开始在河沐庄巡视了一圈。除夕就要来了,山庄里的百姓都已经回到住宅区,准备年夜饭。

接着银河又来到了石英镇的城郊。

“快看!是庄主大人!”

“什么庄主大人!你小子说话注意点儿,这是伯爷!是大明的冠军伯!”

“姐妹们快来看!是伯爷!”

过年留在这里的年轻百姓,见到银河此,兴奋无比,他们都记得自己住的地方曾经有过刺客,河沐庄虽然离这里不远,但是伯爷绝对不一会再来了。今日银河到访,让他们更是无比欣喜!

“伯爷说了,诸位厂区的乡亲过年不返乡,很是不容易!今日为诸位开设大型年夜饭!各位把自家的桌椅板凳都搬出来!”

厂区的负责人将留在这里的百姓都喊了出来,一听到伯爷请大家吃年夜饭,本是有些安静的院子瞬间热闹起来!

李沐儿,康婉宁,还有休息下来的方思云都跟在银河身边,为这里的百姓准备了各种的做好的美食!这里大多都是年轻人,偶尔能看到一些身子骨不利索的老人。

这些留下来的百姓,不用问,都是无家可归的人。土地屯兵,奸臣迫害,匪患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