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都市言情>若言英雄传之侠客使者> 第445章 没完没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5章 没完没了(3 / 5)

接把酒井野自己建立起来的寻呼机销售渠道都给干死了。就是想独家授权。

这酒井野发现的时候已经迟了。只能将错就错。不过还好还有利润。这也不知道酒井野动用了什么关系。可以这样有恃无恐的生产寻呼机。从来没有听说过交过专利费。

就这样,于可梳不仅仅垄断了酒井野的寻呼机。还垄断了中国市场。把国外的寻呼机都排挤的无立足之地。

这在中国没有了销路,又拿不到酒井野的专利费。这些欧美专利所有者早就想许可市场了。因为以后将是手机时代了。寻呼机也就在中国还是紧俏货。中国人只有少数人买的起手机。不过这些专利不都在欧美企业身上。日本的占了不少份儿。

现在欧美的都谈的差不多了。这日本企业已经松口了,不过好像有很多顾虑。这一直没有签协议。

苗双双猜不透这后面的门门道道。不过苗双双跟沈过一样的想法。这在利益面前,人总是无所畏惧的,不管有什么压力。

苗双双让于可梳在全国进行一次寻呼机的特价销售。直接淹没中国的寻呼机市场。让专利所有者直接死了再靠他们自己的寻呼机品牌在中国赚钱的念头。

于可梳让酒井野不计后果的生产。酒井野也很配合。因为于可梳在不久前给自己打了一个亿的预付款。

这是一次联手所有寻呼机运营商的活动。就在刚才已经开始了。苗双双看着传回来的数据。不仅仅数据喜人。苗双双更加佩服白红艳。这是白红艳建立起来的信息渠道。白红艳称为大数据。有了这大数据。苗双双的等待越来越明了。

三天,已经三天了。苗双双发现库存越来越紧张。这次活动没有说明要举行多久。只是说卖完为止。这是苗双双为自己留的退路。

苗双双心里有点紧张,这要是库存消耗完了还没谈下来专利许可,那自己下一步就艰难的多了。

太阳已经下山了,于可梳告急。寻呼机已经没有存货了。明天怎么办。

苗双双第一次感觉穷途末路。这个局沈过不了这么久。应该会成功的。是不是自己没有发挥好。

一夜未眠,在早上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来的时候。在日本的代表团来电了。日本的专利所有者终于同意了。他们要求按台收取专利费。价格也不是很高。他们还提出了设备跟主要元器件要买他们的。这些苗双双都考虑过。以中国目前的工艺跟技术,不买他们的买谁的。

这设备跟主要元器件价格虽然高。但是苗双双早有对策了。苗双双表示可以接手他们在中国老的生产线。就是价格要便宜点。这不仅仅是对对方的诚意。实在也是自己手上没钱。也就只能这样一举两得了。

这次谈判代表团是带着两岸产业园业主去的。这也是考虑到沈过的做事原则,从来不大包大揽。带有意者一起冲锋陷阵。让他们茁壮成长。所以这次签下专利授权的一共二十家业主。

接着就是考虑业主的资金问题了。这个苗双双没有决定让业主靠实力自生自灭。两岸应该为他们保驾护航……

这一切都是保密的。苗双双让受权者保密一个月。苗双双想到了钱从哪里出……

三天后回来的业主就干一件事,倒卖设备。明的说是仿冒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实际是腾地方。这要进寻呼机设备来的。

苗双双天天忙的顾不上吃饭。这查阅了不知多少资料。终于捋顺了这些告中国也包括两岸产业园生产他们的专利产品的企业的来龙去脉。

这百分之七十是日本企业,不是日本企业多么强大。实在是日本企业的产品太适合现在的中国市场了。

虽然日本产品不是最高大上的,但是销路好。反倒是欧美产品,都是一些高精尖产品。这一来价格高的离谱,二来量不大。三来当然也是没办法模仿。

至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告中国企业呢。这主要以音像影音品为主。那时候vcd已经流行。这欧美音像产品涌入中国。这正品是好啊,可是价格太高。中国人太多消费不起,这怎么办。中国人想到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自己翻录,质量虽然差点,但是不影响观看听啊。这满大街的就叫卖开来了。

这国外的影视公司眼红啊,这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了,需求量又如此的旺盛,可是自己就是赚不到钱。这不就牵涉到知识产权问题了吗。

苗双双整理出来,还把告中国模仿他们产品的公司跟产品罗列了出来。这才舒了口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苗双双有了信心。

曹雪把两岸产业园拆除违反知识产权设备的事情,在时新网来了个大写特写。这让不少外国企业闭嘴。看来中国终于遵守他们的游戏规则了。这不准备在这里大展拳脚,赚大钱。特别是一些日本的电子产品跟游戏企业。

“酸酸,都两天没合眼了,去休息一会吧”影提醒道。

“好的,如果叶见来了一定要马上叫我”苗双双道。

“你肯定叶见今天会来”影好奇的问。

“应该也差不多了,不来就不正常了。我还要进行下面的计划呢”苗双双笑的去休息了。

谢佑这又开怀了。这小货车就到了。果然是有钱好办事。这新车本来要挂牌办手续的。谢佑让车直接去拉货去了。谢佑以为以自己现在的实力,这点事情根本不是事情。

这货一送出去,这便利店的都多多少少的接受了。走私商品本来质量就好。再说谢佑给的价格也不高。他们自己都打听了。自己去拿货,这个价格也不一定拿的回来。当然最主要的他们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这个谢佑贸易公司的无法无天。最后加上货还是好卖的,这顺水人情谁不做啊,这马上成了固定的收入了。这谢佑能不高兴吗。

可是事情总有美中不足的地方。这些便利店大件货卖不动,也没地方摆。谢佑实在没有办法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