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女频小说>唐四少的小娇妻> 第364章 嗯,干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4章 嗯,干过(1 / 2)

罗小红哭够了之后,缓缓站起身来,颤抖着走向洗漱间。

她站在换洗台前,凝视着镜中的自己。双眼通红,眼睑肿胀,满脸憔悴。

她痛苦地闭上眼睛,然后从冰箱里取出冰袋,轻轻敷在眼睛上,试图缓解那灼热的疼痛。

此刻的她,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气,宛如一具行尸走肉。

李晓梅拼尽全力从酒店中逃了出来,此刻的她身无分文,手机也被绑匪无情地夺走了。

家人的电话号码在脑海中模糊不清,无法忆起。

精疲力竭又饥肠辘辘的她,在走了几条街后,终于看到一家小餐馆正在招聘洗碗工,月薪仅有两千。

她灵机一动,心想没有路费,没有食物,洗碗这份工作不正合适吗?而且一般餐馆都会提供吃住。

虽然洗碗工作工资微薄,但胜在简单,不需要文化和学习,只要勤劳肯干就行。

于是,李晓梅鼓起勇气,走进了小餐馆。

“请问你们几位?”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热情地迎上来问道。

李晓梅露出尴尬的笑容,轻声说道:“嘿嘿,妹妹,我不是来吃饭的,我是来找工作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的颤抖和不自信。

女服务员听闻,立刻朝厨房里喊道:“孟姨,孟姨,有人找。”

不一会儿,里面传来一声清脆洪亮的女声回应:“来啦。”这声音仿佛给李晓梅带来了一丝希望。

一位身着齐膝黑底红色碎花雪纺连衣裙的中年妇女,脚步轻盈地从厨房里走出来。

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散发着一种温暖的气息。

“肖肖,是谁找我啊?”她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好奇。

那个叫肖肖的女服务员微笑着指了指坐在门口一张小餐桌边的李晓梅。

李晓梅见状,迅速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向中年妇女打招呼。

“老板娘,您好,是我在找您。”李晓梅的语气谦逊而温和,让人不禁心生好感。她会审时度势,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展现出自己的优势。

中年妇女仔细地上下打量着李晓梅,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李晓梅的关注。

李晓梅微笑着回答道:“是的,我看到您这里正在招聘洗碗工,所以想来应聘。不知道你们这个岗位是否还空缺呢?”

她的表情真诚,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份工作的期待。

“嗯,我们确实在招聘洗碗工。”孟姨点了点头,“你是来应聘洗碗工的吗?”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询问。

“嗯,是的。”李晓梅的回答干脆利落,“我想了解一下,这份工作是否管吃管住呢?因为我目前的经济状况比较紧张,家又住得远,所以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孟姨微微一笑,语气和蔼地问道:“没问题,我们这里是管吃管住的。你叫什么名字?老家是哪里的?”

“我叫李晓梅,今年二十七岁,雍城人。”李晓梅自我介绍道,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仿佛在向孟姨展示自己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嗯,是有点远啊。”孟姨看着李晓梅空空的双手,关切地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住进来呢?”

李晓梅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轻声回答:“今天。”

孟姨点了点头,理解地笑了笑,然后热情地招呼道:“好的,你跟我来吧。我们这里不卖早餐,每天早晨 7 点半上班。你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洗碗,没有碗洗的时候,就要帮忙打扫卫生。上午没有客人,你要帮忙摘菜洗菜。我们有专门的住宿,下午没有客人的时候,你可以抽空去把行李拿过来。”

李晓梅默默地跟在孟姨身后,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她一边听着孟姨絮絮叨叨地介绍着工作和时间安排,一边注视着周围的环境。

后厨洗碗间里,操作台上摆满了一摞摞油腻的餐后餐盘和餐具,水槽中也装满了待洗的餐具。清洗池的旁边,是已经洗净的餐具,整齐地摆放着。

孟姨似乎察觉到了李晓梅的不安,她轻轻地拍了拍李晓梅的肩膀,温和地说:“别担心,慢慢适应就好了。工作虽然辛苦,但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的。”

李晓梅感激地看了一眼孟姨,微微点头,心中多了一丝温暖和勇气。

在水池边,一位阿姨正全神贯注地刷洗着每一个餐具。

她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些汗珠顺着脸颊流淌到脖颈,再从脖颈流到肩上,渐渐浸湿了身上的衣服。

后背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皮肤上,显现出一圈一圈的印记。

“这是张姐,是我们店的老人了,以后你就和她搭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她。”

孟姨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张姐,然后转头对张姐说:“张姐,这是李晓梅,你的新搭档,以后你们可要好好相处啊。”

张姐听到孟姨的介绍,停下了手中洗碗的动作,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一位店员也深有同感地附和道:“哎呀,也是啊!就算是抓到了那些人,没几天他们又会被放出来,然后继续抢劫、偷盗。”

孟姨叹息着插话道:“哎,可不是吗,尤其是现在,那些小偷基本上都是些十二三岁的孩子,大的也就十五六岁。他们动作麻利,跑得又快,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们未成年,又判不了刑,只能教育一番,放人,出来后,继续偷盗。”

大家的心情都十分沉重,对这种社会现象感到无奈和愤怒,同时也为李晓梅的遭遇感到惋惜和同情。

“他们哪里是偷盗呀,简直就是明抢嘛!一天清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