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女频小说>莽哥故事> 第9章 (4)力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4)力争(1 / 1)

曼城的秩序一天一天恢复,搜索连弟兄们也没得啥子战斗任务了,每天除了巡逻、警戒,就是帮到华侨和当地老百姓修房盖屋、砌砖垒墙。这天早上,五班弟兄们将起床,突然听到几声短暂而急促的哨子声,晓得部队又要出发,麻利的带齐装备,飞快的跑出来站好队,其他各班也陆续集合好,站到螳螂面前。

螳螂也是全副武装,站到队伍前头,说道:“接上峰命令,第113团立即开往巧克柏当布防,搜索连为先头部队,马上出发。一排听我口令,全体注意,向右转,齐步——走!”

于是莽哥背起背包,M1步枪横担到背包上,提了千代妖刀,跟到五班弟兄一路(一起),甩开脚板,向一百五十公里外的巧克柏当出发了。

原来,蒋总裁看到英国方面迟迟不对曼城的防御拿出个主意,就任命孙立人为曼城卫戍司令,准备让新38师守曼城。哪晓得这个时候,远征军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戴安澜的第200师从同古撤退后,鬼子第55师团一路北上,大有把西路的第5军和东路的第6军分隔开的势头,但远征军司令部对这种情况像是毫无觉察,只晓得那里痛医哪里,看到西路英军和第5军的情况不好,就命令新38师第113团开赴巧克柏当、第112团到纳持曼克布防,以策应西路英军并掩护平蛮纳一带的第5军,孙立人以曼城卫戍司令的身份,率领第114团留到曼城。

孙立人接到命令,心里有些不安逸:现在敌我双方的局势都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把兵力分散开来,乃兵家大忌;而且,巧克柏当和纳持曼克离曼城都在一百公里以上,自己对第112、第113团,基本上没得办法指挥了。但也莫得办法,这是远征军司令罗卓英上将亲自下的命令,只好让副师长齐学启带到第113团去了。

巧克柏当是缅甸东部的一个小镇,离曼城一百五十多公里,离仁安羌五十六公里。第113团的弟兄们一路翻山越岭、过江渡河来到这里,背包都没有搞得赢(来得及)放下来,就接到英军第1军团长斯利姆中将的手令,要第113团马上坐汽车赶到仁安羌北边的平墙河,明天早上强渡平墙河,策应遭鬼子包围到仁安羌的英军第1师突围。手令上说:“致新三十八师副师长齐少将并第一一三团长刘上校:兹派贵官率领贵团全部,乘汽车至平墙河地区,与安提斯准将会合,彼将以所有战车配合你。你们的任务是攻击并消灭平墙河北岸约两英里公路两侧之敌。”

送手令的是斯利姆的参谋副官约翰逊少校,曾经在中国住过八年,中国话说得十分地道;等齐学启、刘放吾看完手令,说道:“刘团长,中将已经从贵军司令长官那儿得到允许,即日起,贵团将接受中将的直接调遣。”

约翰逊少校说的中将,就是英军第1军团长斯利姆。刘放吾听了,不等齐学启开腔,微微一笑,说道:“请恕我直言,我并没有得到我军长官部的命令,不敢擅自行动,请少校先生稍歇,容我向长官部报告后再作区处。”

齐学启听到,马上请约翰逊少校到后面营房歇哈儿;刘放吾则马上拿起电话,直接打给了孙立人,把情况跟他作了汇报,问道:“师座,我应该怎样答复斯利姆将军?”

早在淞沪战役的时候,部队之间相互拉夫(用假命令调动不属于自己辖制的部队)的现象时有发生,刘放吾怕遭斯利姆拉了夫,所以先跟孙立人打了电话。电话那头,孙立人沉默了一会,道:“依令行事,马上赶到仁安羌,在桂却扎营,等候我的命令!”

原来,就像约翰逊说的那样,在刘放吾给孙立人打电话之前,远征军司令部已经下了命令,要新38师第113团听从斯利姆的指挥。

仁安羌在马革威北面,离马革威大约五十公里,两面临江,一面靠山,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伊洛瓦底江由北向南,一路奔腾咆哮过来,横在仁安羌西边,是仁安羌一道天然的屏障;北边的平墙河则像像一条睡着了的巨蟒,弯弯曲曲的睡到那里,两岸是密密麻麻的矮树林。仁安羌的东边,是矮趴趴的小山,无尽的丛林和山沟,小山、丛林之间,到处是高大的井架;这里是当时缅甸最大的油田。南面是一马平川。

从三月十四日开始,英军第1师、第17师、装甲第7旅,在阿南苗、马革威不战而败,向北边的仁安羌一路撤退,撤退过程中,遭鬼子第33师团分成两部分,第17师和装甲第7旅部分兵力,朝仁安羌东面的马圭、纳貌跑了,第1师和装甲第7旅部分兵力则退到了仁安羌。

跟到英国人屁股后头撵上来的,是鬼子第33师团,看到英军兵力分散开来,更是放心大胆,马上分兵几路:第214、第215联队分两路轻装北上,迂回包抄,抢先占领仁安羌东边的油田,切断了英军向东的退路;第215联队控制了伊洛瓦底江沿岸一带和仁安羌西北、伊洛瓦底江以东地区;第214联队第1、第2步兵大队则占领了平墙河南岸,控制了从大桥至老渡口一带,第3步兵大队渡过平墙河,打退英军第13旅的增援,在平墙河北岸的公路两边修起工事,切断英军向北的退路,并阻击增援部队;第213步兵联队、山炮第1大队、工兵第2大队,速射炮第5中队等师团主力,由旅团长荒木正三少将指挥(称为荒木支队),斜插仁安羌东南,追击英第17师和装甲第7旅,控制了通向马圭、纳貌、坎纳特的道路,截断了英军向东突围的通道。

就这样,英军第1师和装甲第7旅七千多人和部分战车,遭鬼子第33师团包围到平墙河以南、仁安羌以北的地区。英军几次想要突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