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玄幻小说>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四百四十一章 产业危机!(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一章 产业危机!(4k)(2 / 3)

分配工作!

梁渠心惊,登时明悟为何师父的武馆会于竞争中落入下风,周遭武馆一片生意惨淡。

“压根不是武馆,分明是职工培训啊。”

平阳镇到平阳县,再到如今的平阳府,明面上经历过两轮过江龙。

实际上,两轮情况截然不同,

第一轮是缉妖司,三法司,河泊所的人奉命前来,厉害是厉害,全二代,明面暗面实力绝不比第二轮的弱,甚至更强。

但他们作为个人前来,不涉及产业利益,吃的是朝廷的饭。

相反,第二轮多为家族搬迁,要养活一大家子人。

自然而言的带来产业入侵,理论上情况要比第一轮更加复杂,且涉及到利益,攻击性更强!

诸多本地武馆的学徒变少就是直观体现之!

各自家族的产业链要扩张,不可能全靠自家人,得合理吸收外人。

故大家族开武馆,本质目的和杨东雄这种开武馆营生的完全不同。

不是要靠武馆盈利。

这份收益可有可无。

关键在于自己培养人才,吸纳进自家来,保证新鲜血液和活力!

梁渠问:“师兄,他们学费是不是比咱们便宜?”

胡奇侧头:“师弟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们目的不是挣钱,是招人……我猜,平时教的质量很一般?”

“不太清楚,我们总不能进去偷学,不过我和长松注意到,里面很松散,听别人说只有老学徒摆架势,让下面跟着做,学得怎么样完全不管,甚至有练伤了的,除非交了几十两银子那种,会一一搭手。”

“倒是一分钱一分货……”

作为宗门平替,武馆优点繁多。

面向广大百姓,增加底层武者基数,难以形成地方势力,降低集权难度,同时能坐享其成,吸纳武馆出来的头部人才。

可惜人才不可能完全吸收。

尤其是有点天赋,但不够的人。

大家族自己开武馆,正是为吸收这一部分人才,并借此扩大影响力,拉拢各方团体。

只要初步筛选出来,剩下的人哪会管你,照着老学徒练练错了,本身就是一种“不聪明”的体现。

奈何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筛选式武馆,会对杨东雄这种专门开武馆盈利的造成巨大冲击。

毕竟便宜,明面上看还似乎更有出路,至于剩下练伤了的人……

人本驱利,没人会去在意,更有侥幸心理,谁都不会觉得自己或自己孩子恰巧是那个没天赋的淘汰者。

“咱们武馆不能安排职务吗?”

“上哪安排?师父又不是豪门大族里出来的,产业一大堆,平日就开开武馆,不做什么生意,单和药材商会那边有点联系,难不成全塞进官府里去?”

“这样不行啊。”

梁渠纳闷。

两位师兄教得多好,他是知道的。

偏偏劣币驱逐良币,世道如此。

有梁渠事迹作为榜样,武馆固然可以坚挺一段时间。

可自家人清楚自家事,没有复制可能。

往后过几年,没人效仿成功,作为一座摸不着的空中楼阁,吸引力自然而然开始寡淡,逐渐考虑现实。

杨师比其他武馆馆主厉害是不假,实际参与教学的部分却很少,不能作为一个武馆吸引力的关键部分。

向长松和胡奇明白这点。

良久。

梁渠眼前一亮。

“我倒有两个主意!”

向长松问:“什么主意?”

“一个是咱们和上湖书院合作,让他们派两个老师,让学徒休息之余,顺带能学一学拼音识字!”

向长松不解:“请书院教习,咱们成本不就高了吗?”

“学费也提高啊,不用提太多,上书院不便宜,因为学的东西多,要作文章,教练字,学旁的经史子集。

咱们只多增一个项目,收二三两银子,只教识字,不教其它!

且开设大班,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那种,老师自己讲自己的,学生自己在下面学,不用因材施教,管谁学得好不好。

但凡自己能努力点,三个月够识不少字,这和武道修行不一样,武道不一定学出头,识字受用终身的!”

胡奇,向长松若有所思。

不少学徒不像梁渠,作为亲传有机会去书院进修,医馆学医,专门开阔视野和见识,全面发展。

进武馆,许多人完全只学了套拳法。

反正手把手,怎么教就怎么做,不用看懂什么秘籍,经络,出来还是个文盲,高不成低不就。

相反,识字大有用处,这是真的一技之长!

胡奇问:“那第二个呢?”

梁渠挠挠鬓角。

“师弟其实也有一个产业,种地。”

向长松纳闷:“种地?种一亩地能种几个钱?不少学徒家里就是种地的,真学出来还回去种地,不是白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种的药材地,黑斑蛙、金线水蛭和水稻一起种,只是目前规模比较小,还在尝试,马上天热播种。

等今年一过,出了成果肯定要扩张,到时候说不定要去别县买田买地。

大批药材运送,保护,分发,看守全要人手,要能从师父这里招人,用人,倒也不错。

私以为,两个办法双管齐下,又教识字,学出头又有别的发展门路,加上名声大,优势肯定比旁的武馆大不少!”

胡奇出声:“师弟,我倒有一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