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都市言情>白山黑水> 第61章 招商的神话奇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章 招商的神话奇迹(1 / 2)

战远虽然也不看好这个新城区的项目,可事关乔立恒的政绩,他怎么会不着急?可是乔立恒能怎么说?难道要硬着头皮硬上,可就连赵波都表态了,承认庞成海说的很对。也就是说,庞成海的数据分析,完全是靠谱的。在如此的情形下,乔立恒如果还拍了这个板,硬是顶着这个项目上马,那么山城就将会背上几十年的债务,到时候别说其他民生建设和各项建设投资了,可能连体制内人员的工资都难以保障了。

乔立恒微笑着面对这个问题,看起来胸有成竹。他先是对庞成海夸赞了一番,而后又对赵波说道:“庞书记说的很有道理,赵波同志,你在考虑这个项目的时候,应该也有过这个顾虑吧?怎么样?把你的底牌打出来吧,庞书记可是咱们山城领导班子的班长,作为班子的成员,我们可不能和班长打哑谜啊!”

赵波点头说道:“乔市长说的是,我们确实有过一个补充方案,也向省里汇报过。因为还没有得到批复,所以没有公开出来。我们确实也有过尽快把新城区建设完成的想法,期望是五年之内,考虑到工程的进展程度,我们计划把资金提高到三百亿元。另一方面,庞书记很有前瞻性,一眼就看到了本质问题。这个计划要顺利实施,三百亿确实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计划压缩一下新城区的建设规模,然后把投资提高到五百亿元,也就是每年一百个亿。至于项目资金的缺口问题,我们打算用招商引资的办法解决。”

“招商引资??”赵波的话引发了一阵议论,不少人甚至发出了嘲笑。一个年财政收入不过几个亿的县级市,居然异想天开的想要招商引资上百亿甚至几百亿,这是天方夜谭还是白日做梦?

副县长王林只有三十几岁,在众多的副县长里,排位明显靠后。许是沉不住气,他忍不住开口道:“河口市如果能招商引资一百个亿,那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了,到时候我肯定要亲自向赵波书记取经的。”

战远明白,王林这句话的意思,山城在最好的一年,也不过年招商引资几十个亿,而且还有相当大的水分在里面。为了把牛皮吹大,也是将某些内资的循环算成了招商项目。真正能够到位的资金,平均算下来,恐怕也就是在二十个亿的水平,这还是得益于开发区的因素。赵波如果能在五年的时间内,完成一百亿元的招商,那就不只是能力出众的了,而是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奇迹了。

庞成海压住冷笑的嘴角,问了一句:“招商引资一百个亿?赵波同志,你觉得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庞成海当了六年的市长,山城的经济状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曾经公开的说过,如果统计数据作假要被枪毙的话,统计局的所有人,毙个十次八次都绰绰有余。他曾经亲自出马,跑去南方城市,拜会几个大企业的董事长,可是效果都不怎么理想。对于招商引资,他自然有发言权,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山城每年年初,各个部门上报的招商引资方案都非常漂亮,签约额非常可观,可到了年中总结的时候,大多数签约都打了水漂,能成功落实的,连一半都不到。等到了年终,就更是惨不忍睹了。

战远偷看着乔立恒的表情,他心里明白,这个河口市新城区的项目方案虽然是赵波提出的,可赵波毕竟只是一个县级市的书记,无论在市里还是省里,他都说不上话。乔立恒作为项目的强力支持者,也许也是项目背后的参与者,这时候他保持沉默,让战远非常奇怪。

乔立恒终于开了口,却不是为项目辩解,而是问道:“赵波同志,庞书记的疑问,也是我的不解之处,你能给大家解答一下嘛?”

赵波梗着脖子说道:“庞书记,乔市长,我这么说吧,这个项目的所有困难,我都预想过。我的回答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无论这条河有多深,有多难走,我们河口市必将上下一心,度过这个难关。”

乔立恒又说道:“那你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赵波说道:“我只能向各位领导保证,在招商引资的落到实处之前,我一定不会蛮干。我给各位交个底,其实早在两个月前,招商引资的工作就已经开展了!我先后接触过几个大的集团公司企业,也确实有企业表达了兴趣。之所以我没有公布这件事,是因为在谈判条件上,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沟通好。目前,我们在继续谈判的同时,也在寻找别的投资企业。不过为了谨慎起见,我暂时还不想公开谈判的进度,还有那些企业的信息。”

庞成海冷笑了一声,仿佛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乔立恒立刻说道:“你可以保密,商业信息嘛!不过我还是想知道,你对这个上百亿元的招商引资有没有信心?能不能保证资金的落实?”

庞成海还是说道:“赵波同志,我想你应该清楚,过去的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也做过很多工作。无论是投资环境,还是优惠条件,都给企业做出过很大的让步。甚至有的时候,我们给予了投资者极大的特权,哪怕他们做了一些违反法律的事情,只要不严重,我们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结果呢?山城毕竟是内陆城市,有先天的地理缺陷,也正是因为如此,招商引资的情况从来都不乐观,这不是几个人,或者几个政策能左右的。”

赵波说道:“慈不掌兵,义不行贾。庞书记,资本是逐利而生的。也就是说,不管地理环境如何,哪怕是不毛之地,只要能赚钱,就会有人来投资。我们这个项目,必定会创造出巨大的收益。所以我坚信,我们能够找到合适的投资者。”

赵波越说越激动,最后甚至说:“我愿意向各位领导保证,只要这个新城区建设可以立项,就算是财政没有任何拨款,她也会把项目建设好。如果没有把这个项目做成,自己宁愿在河口奉献一辈子,一直干到退休。”

乔立恒赞扬道,不管河口市新城区的项目发展如何,赵波的勇气和精神还是值得赞扬的!正因为这种敢为天下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