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都市言情>手上呲了一泡尿,鱼炸窝了> 第379章 别烦我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9章 别烦我们(1 / 1)

再然后就是将浸泡好的糯米倒入竹筒中,约至竹筒的1/2处。然后放入腌制好的肉类和蔬菜,再用糯米覆盖在上面。

最后就是用锡纸将竹筒口封住,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将竹筒放入蒸锅内,用大火蒸煮1小时左右。蒸煮过程中,要注意加水,保持竹筒湿润,避免干烧。

蒸煮完毕后,将竹筒饭取出,剪开锡纸,即可品尝。此时,竹筒饭充满了糯米、肉类和蔬菜的香气,口感软糯,味道鲜美。

当然不能只吃主食,菜当然也是需要的,傣族特色的柠檬鸡,傣族辣虾,还有傣族的咖喱,满满当当的一桌子菜,李强吃的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老汪气呼呼的看着自己女婿,就像是看着一个饭桶一样,只是再看看自己老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是喜欢,更不要说一颗心全部都在李强心上的自己闺女了。

吃过饭,阳光明媚,时光大好,老汪就算是再怎么不满意自己的闺女女婿打扰了自己老两口子的独处时光,但是这是儿女对于自己老两口子的关心和孝顺,老汪随即也就看开了,一家人在一起,也颇有一种享受天伦之乐的感觉,貌似也很不错的感觉。

酒足饭饱之后,量买了几杯特色的冷饮,不是李强嘴馋,主要是这个时候,版纳这边的天气着实是太热了这边虽然景色怡人,但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对于李强来说,这边自己长时间真的是待不住,就这么半天的时间,全身已经汗腻腻的了。

西双版纳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坐落着这样的一个充满傣族风情的文化村。李强带着好奇心踏入了这个村落,准备开启一场少数民族文化的盛宴。

一进入傣族文化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傣族干栏式建筑。这些建筑由竹子、木材和稻草等天然材料建造,古朴而优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大的傣族竹楼,它象征着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漫步在村子里,汪雪琪瞬间就被浓郁的傣族风情所吸引。当地的村民穿着传统的傣族服饰,热情地向所有的游客打招呼。他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独特,彰显了傣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在村子的中心,有一座傣族寺庙,金碧辉煌。在这里,你能体会到傣族村民对宗教信仰的虔诚。

在傣族文化村,一家人还观赏到了一场精彩的傣族歌舞表演。傣族的舞蹈优美动人,舞姿轻盈,宛如孔雀开屏。伴随着傣族传统音乐,一家人深深地陶醉在了这个民族文化的海洋中。

对于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李强也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羡慕不来的,自从进入彩云之南的地界,李强也参加了好几场的少数民族的歌舞晚会了。

不管是彝族的歌舞的豪放,还是哈尼族的歌舞的甜美,还有傣族歌舞的特色,李强觉得自己都学不来的,尤其看到傣族小姐姐那扭的跟水蛇一样的腰肢,李强觉得,自己绝对是没有这样的天赋的。

哪怕是看到了很多所谓的专业舞蹈演员,但是你让她们跳民族舞蹈,就跳不出那个味道来的,姿势一样,动作一样,但是感觉就是不一样。

李强看过那个被外交部点名的女明星跳的新疆舞,虽然人家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但是人家跳的新疆舞,那是刻在骨子里面的基因,那舞蹈跳的那叫一个灵动,就算是老外,也是很喜欢的。

此外,傣族文化村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比如,傣锦编织、傣纸制作等。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示了傣族人民的精湛技艺,还让李强对傣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少数民族的工艺品,不仅李强喜欢,最喜欢的就是汪雪琪了,对于那些灵动的编织品,汪雪琪简直就是见什么卖什么,不一会不仅李强手上抱着,手上拎着,就连老汪也是一脸郁闷,自己家的老太太也是买了不少。

不过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移,太阳逐渐西斜,虽然汪雪琪还是意犹未尽,但是李强真的是挺不住了,本就不是很喜欢溜达的李强,现在两条腿简直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看着李强一脸愁苦的样子,汪雪琪还是心疼自己家的男人的,终于是收回了自己想要再次伸出的手,下意识的觉得,自己貌似有点过火了,大家是出来旅游的啊,不是专门来购物的。

李强甚至心想,就汪雪琪这样的,要是跟着旅游团出去旅游,都不用导游推荐,估计自己就会买很多有用还是没有用的东西,估计导游会开心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