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都市言情>重生飞扬年代>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东洋来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东洋来客(1 / 3)

第七师团最早也叫旭川师团,是东洋自卫队唯一的重装师团。当初恢复旭川师团的编制,主要目标就是在第一波抵挡大鹅的装甲部队登陆,给本岛的美军争取反应时间。说白了就是当炮灰的。但该说不说,旭川师团的战斗力,至少纸面上的战斗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谁也不是傻子,东洋自卫队也清楚自个是干什么的,战斗意志烂的一比,就是拿钱办事,跟上班一样。尤其这两年,在北海道的战斗,更暴露出了第七师团的底子。本来占优势的战斗,好多时候放两枪就撤退了,生怕比同僚慢了一步,自己就成突出部了。这也是山田健次郎和三岛又及夫胆子越来越大原因。这天,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天小雨。一场秋雨一场寒。杜飞下班,接上朱婷回家。到家却意外看见朱爸竟然也在!这是多少日子遇不到的,朱婷有些担心:“爸,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早?”她知道朱爸有多忙,要不是有状况肯定不会提前下班。朱爸摆摆手道:“没事儿,下午有点迷湖,量了血压,有点高。”朱婷皱眉:“那吃药了吗?”杜飞也跟着嘘寒问暖。到了朱爸这个年纪,再加上高强度工作,身体出问题并不意外。朱妈道:“大夫开了两副安神的药,又给扎了几针,让他休息两天。”朱婷道:“爸,你是该休息休息,这两年你就没一点之前睡过觉。”朱爸笑呵呵道:“那么多事儿呢,你让我躺床上也睡不着啊”杜飞插嘴道:“爸,身体是葛命的本钱,这两年咱们国家经济刚见起色,您可不能累坏了身子。”朱爸瞅她一眼,笑骂道:“你小子,拐着玩儿的拍马屁。这两年经济见好是上上下下的同志们一齐努力的结果,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虽然这样说,但杜飞这话确实搔到了朱爸的痒处。这两年因为杜飞的出现,尤其是消防器材公司和纺织服装集团的出现,大大缓解了经济方面的压力。再加上朱爸上下统筹,拿出的成绩单算是相当不错。大大好于之前的预计。甚至之前为了应对最坏的局面,准备大规模铺开的下乡都放缓了步骤。难得朱爸在家,一家子一起吃了一顿饭。饭后朱爸抱着外孙子玩了一会儿,就把杜飞叫到了书房。朱妈知道他闲不住,索性也没拦着。到书房里,朱爸张罗要喝茶,杜飞嘿嘿道:“爸,今儿您早点睡觉,喝茶就免了吧,泡点枸杞得了。”朱爸从善如流:“枸杞就枸杞,对了,听说你那儿的东洋人都走了?”杜飞拿热水冲洗了一下枸杞,给朱爸泡了一杯,自己也来一杯,回答道:“都走了,那边准备入冬前大一仗。”朱爸“哦”了一声:“打大战?”杜飞点头:“上次浦项制铁所那事儿,我答应卖给他们五百辆坦克歼击车,一百套107火箭炮,到这月月底差不多能交付完了。”朱爸皱了皱眉:“坦克歼击车?”他还没见过杜飞搞出来的山寨版brt60装甲车。杜飞解释道:“我那儿不是有一个原先大鹅的专家嘛,让他画图纸,搞的装甲车,在上边安装了105毫米坦克炮,足够一炮摧毁东洋的61式坦克。”朱爸“呵呵”笑了一声:“105毫米反坦克炮……这倒是不错。”杜飞嘿嘿道:“开门做生意,让客人满意是我们服务的宗旨。”朱爸瞅他一眼:“你就不怕事情搞大了?”杜飞道:“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如果这次东洋人真能把北海道拿下来,我估计大鹅就坐不住了。”朱爸点头。虽然之前山田健次郎曾跟大鹅联络过,对方并没有特别积极的回应。那是因为大鹅觉着他们没有发展前途,不想做赔本的买卖。可是一旦拿下了北海道,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个时候,山田健次郎手里的筹码就足够吸引大鹅的投资了。杜飞笑呵呵道:“爸,其实我倒是希望他们在北海道附近碰一碰,正好缓解咱北方的压力。”朱爸缓缓摇头:“哪有那么容易,谁也不是傻子,孰轻孰重莫思科不会拎不清。不过上次你去北高丽,提议的通过铁路中转,跟大鹅进行贸易,效果还不错。”杜飞诧异道:“已经开展起来了?”上次他回来,把情况跟朱爸汇报后,就急匆匆跟林天生和朴哲去了南洋。没想到已经付诸实施了。杜飞也暗暗叹服朱爸这边的办事效率。要知道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涉及到三个国家。其中两个大国还刚打过架,弄得非常不愉快。作为中间人的北高丽虽然有一点面子,但面子不够大,能起到的斡旋作用有限。所以,能这么快把设想变成现实,可见朱爸这边做了不少工作。同时杜飞也有些好奇,大鹅那边是什么态度。听到这个疑问,朱爸撇撇嘴,喝了一口枸杞水:“还能是什么态度,继续端着呗,好像不知道,其实已经默认了这条贸易线路。”杜飞点头,有了这些利益牵扯,双方的紧张关系肯定能缓解不少。但要说化干戈为玉帛,还远远不够。至少比剑拔弩张的好。最后,朱爸提醒道:“你在北海道那边注意分寸,不要弄的太过了。”杜飞点头:“我明白,那是美果人的禁脔,在北海道搞一搞擦边就算了,不会触及其他三岛。”朱爸点到为止,转又说道:“对了,你上次说的,把新钢铁生产线放在锦洲,前天放在会上讨论,原则上没问题。”杜飞一笑,早就猜到这个结果。这也是一种潜规则,生产线是杜飞搞来的,名义上挂在红星轧钢厂下面。这都是朱爸一系的,天然享有优先分配权。而且放在锦洲也是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前边说过,锦洲这个地方,在这个年代十分特殊。算是廖宁省的三哥,还曾短暂当过辽西省的省会。各方人员交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生产线放在这里,固然朱威受益最大,其他人也不是没有好处。算是一个比较兼顾的方案,大家都可以接受。翁婿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杜飞提出让老丈人早点休息,从书房出来。……转又过了一个多月。1970年10月23号。快十一月,京城的的天气越来越冷,下边的各个街道居委会,开始准备卖冬储菜。杜飞坐在办公室,看着桌上的日历牌。五年前,也是10月23号,他穿越过来。时间白驹过隙,一晃眼已经过去了五年,他从一个孤儿成了事业有成,一妻二妾的人生赢家。这一个多月发生了不少事。首先就是新东方那边,雷春生那帮人进行了几个月训练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