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都市言情>重生飞扬年代>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憋大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憋大招(1 / 2)

杜飞在京城待了一个多月,再次乘坐飞机前往八哥达。这次撒大木冒险亲自来到机场迎接。虽然事先通过气,撒大木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见面就给杜飞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杜,我的兄弟,太感谢你了!”根据花果的最终决策,同意帮助巴比伦发展一定程度的蘑菇工业,因为比较敏感,不走官方途径,依然由杜飞的消防器材公司负责接洽。简单寒暄后,杜飞和撒大木乘车回到了地下指挥部。在这里进行秘密会谈。杜飞道:“这次我带来几名专家,评估你们相关设施的水平,再进行后续的发展规划。”撒大木连连点头,心里暗道还是花果人做事靠谱,这是什么效率。当初跟法果合作,磨磨唧唧,拖泥带水,一点小事都要拖几天时间。杜飞这种态度与法国人对比,让撒大木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杜飞接着道:“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不要对你们现有的设施报太大期望。”撒大木皱了皱眉,张嘴想要分说,却被杜飞截住:“我知道你们跟法国人合作,投入了很多钱,但是恕我直言,法国人的技术是有的,而且处于先进水平,在这方面,毫不讳言,领先于我们。”撒大木默然,杜飞这话说的很客观,目前这个时间节点,法国的蘑菇技术还是相当先进的。杜飞道:“但是~以我对法国人的了解,他们不可能拿出真正的技术,即使你们花了很多钱……”撒大木无言以对,虽然他心里清楚,可是让杜飞当面说出来,还是让他感觉下不来台。杜飞继续道:“所以,按我的意思,我们不接法国人的烂摊子,咱们重新另起炉灶。”撒大木一愣,快速的眨巴眨巴眼睛,有些不甘心。那些建好的设施还有浓缩工厂,那可都是美元啊!有现成的为什么不用?难道之前花那些钱就打水漂了?想到这里,撒大木想要劝杜飞最好能使用现成的设施。杜飞笑了笑,他当然不会同意。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心里最清楚,现在这个位于八哥达附近的蘑菇原料浓缩工厂,很快会被优泰空军打掉,继续使用这处设施,绝对是得不偿失。只不过撒大木刚体会过穷日子的苦,必须要打消他‘节省’的念头。杜飞正色道:“撒大木,我的兄弟,不是我不理解你们建设的投入,但是……现在那个地方你能确保绝对安全吗?那里有太多法国人的印记,一旦你们终止合作……”虽然杜飞没把话说完,撒大木的脸色却变得凝重,沉声道:“你是说法国人……他们会搞破坏?”杜飞道:“他们甚至不用自己出手,只要把一些情报透露出去,就会有人帮他们把事做了。比如……优泰人。”撒大木眉头紧锁,杜飞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这种事法国人的确干得出来,优泰人也的确有动机,也有这个胆量。杜飞道:“如果因为这个,对我们整个计划造成影响,我想这不是你想看到的结果。”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撒大木还能说什么呢~最终把心一横,决定重新投入十亿美元,在八哥达往北两百公里的山区重新建造秘密基地。这个基地将全部由花果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其中的机器设备也全部从花果进口,工作人员先期派往花果,接受一年培训。撒大木还提出,希望派遣三十名蘑菇专家前往花果学习。关于这个条件,当初跟法国人合作的时候也提出过。当时法国人勉为其难答应了,只不过人派去了,却是百般推脱,根本不教真东西,还千方百计游说那些巴比伦的精英科学家,放弃国籍,移民欧洲。当时把撒大木气的七窍生烟,却也无可奈何。他当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巴比伦乃至整个中东的氛围,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大批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家。神权正治加上他们没有进行现代化的社会改革,令中东多国的治理水平到现在都很原始,在杜飞看来也就是当年军阀混战,张作霖、吴鹏飞、孙传芳的水准,比常校长还差一大截。直至再过几十年,杜飞穿越前的时间点,随着世界大局的变化,中东国家才看到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的希望。对撒大木的要求,杜飞欣然答应,甚至主动提出,巴比伦可以派更多留学生前往花果,不仅仅在蘑菇方面,其他的各个工业门类,花果都倾囊相授。撒大木眼睛一亮,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以他的眼光当然明白工业化的重要性,只是巴比伦无论从天然的地理禀赋,还是人口数量,及人文环境上,都不具备完成工业化的条件。这种情况下,要想完成工业化,成为地区性强果,必须借助外力。巴比伦一直也是这样做的,从贝克尔时代就开始,先是向速联靠拢,又向欧洲尝试,效果并不好。最终手里空有大量卖石油的美元,却没法把这些美元变成工厂,反而不得已去买外国国债,成为外国经济发展的助力。如果能跟花果合作,未尝不是一次机会。尽管花果在世界上,科技和工业水平也就差强人意,但至少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在蘑菇弹、导弹、火箭、卫星这些重要的高科技项目上基础很扎实。至于杜飞,提出让巴比伦派留学生的想法也很简单,太赚钱了!这不是想当然,而是有里比亚的例子。今年,里比亚在花留学生超过4000人,这些人都是富裕阶层的孩子,除了每年正府提供的一万美元补贴,家里还会另外给一部分生活费。为了让这些留学生花钱,统一提供的五星级住宿标准,吃饭也是特殊的饭堂……总之决不能出现‘人毕业了,钱没花了’的情况。这些留学生平均下来,每年每人的消费水平都在一万五千美元以上。巴比伦可比里比亚富裕,别看现在撒大木因为打仗把外汇储备花光了,但巴比伦民间,尤其富裕阶层,可是相当有钱的。如果巴比伦能派遣一万名留学生,每人一年消费两万美元,就是两亿美元。此时杜飞才明白,在他穿越前的世界,为什么那么多果家把留学当成重要产业来做。可惜现在的花果在这方面还在起步阶段,吸引欧美留学生肯定不用想了,倒是南洋、中东、北非的可以加把劲,多弄来一些。这次与杜飞的会谈令撒大木相当高兴。虽然要重新建工厂,但能花钱解决的对他来说都是小事。再加上杜飞主动提出的留学计划,让他看到了通过花果实现工业化的希望。以巴比伦的体量,也不指望拥有太多工业门类,但最起码基础的军工体系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