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科幻小说>流浪诸天的剑客> 第五百四十九章 炼神还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九章 炼神还虚(2 / 3)

,陈无涯依然能够感觉到自身的精神在不断昂扬,对外界的感应愈发灵敏,即便什么都不做也能清晰的望见千米以外的景象,甚至细致入微到只要需要,连缝隙间的虫蚁体貌也能看清。

这是某种生命层次上的升华,但奇怪的是,他总感觉这种昂扬感并没有如典籍上那般,给他带来多么特别的感觉。

说直白点就是,他感觉自己好像突破了一个假的境界一样,感觉就没什么意外,一切都仿佛是命中注定的一样。

这种奇特的感觉更加加重了陈无涯心头的疑虑,他无疑是变强了的,甚至他能够感觉到蕴藏在自己身上的磅礴伟力。

例如最直接的,阳神出窍他现在便能做到,而且不像典籍上记载的那般,刚开始还会非常虚弱。

他现在就感觉自己的天灵处异常旺盛温暖,有一种诸邪辟易凌冽之意。

炼神已足,便是还虚,所谓还虚有多种说法,哪怕是在蜀山内,关于炼神还虚的路子便有两种。

一种是集灵为神,合神入道,以还上丹,而后超脱的炼神合道,也就是抵达修行的顶点炼虚合道之境。

此段功夫是在七返九还的基础上,修炼金液、玉液还丹功夫,使上、中、下三田相合,阴与阳往复而还丹,以至于养神以合道。

金液即肺液,肺液为胎胞,含龙虎,保送中黄庭之中。

大药将成,抽之肘后,飞起其肺液入上宫,而下还中丹,自中丹而还下田,这就叫做金液还丹。

玉液为肾液,肾液随元气上升而朝于心,积之而为金水,举之而满玉池,散而为琼花,炼而为白雪。

若以纳之,自中田而入下田,有药则沐浴胎仙。

若以升之,自中田而入四肢炼形,则更迁尘骨,不纳,周而复还,这就叫做玉液还丹。

通过金液、玉液还丹,阴极阳生,阳中有真一之水,其水随阳上升,它是为阴还阳丹。

补脑炼顶,以下还上。

既济浇灌,以上还中。

烧丹进火,以中还下。

炼质焚身,以下还中。

五行颠倒,三田返复,互相交换。

这就会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基础上,使胎仙从下田迁而至中田,自中田迁而至上田,自上田迁而出天门。

弃下凡躯,以入圣流仙品,方为三千功成。

还有一种是神已纯全,胎已满足,必不可久留于胎,再用迁法,自中下而迁于上丹田,以加三年乳哺之法。

此中上丹田名泥丸宫,阳神归伏之本宫也,归伏本宫,神未壮健,如婴儿幼小,必凭乳哺,故有乳哺之名,又被称作元婴法。

炼神还虚,需要九年之妙,便是因为刚刚诞生出的阳神是初成神仙之时,即母腹中初生的孩子一般,虽具人形,尚未具足之人形,故喻婴儿。

九年三载常一定,孩儿幼小未成人,须籍坤娘养育恩,此为比喻母亲乳哺孩子三年的过程,神炁已定,而又加定之意,加至于常常在定而不必于出,便似乳而又乳,至于成大人一般。

神既老成,若即行炼神还虚,九年之工,则此即为九年内炼数,及欲超世,而上升虚无,则必从九年而还虚矣。

这两种算是走的人比较多的路子了,蜀山典籍中倒也有其他的路,但是不管是走哪条,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飞升。

只是很可惜,直至今日,依然没有多少能够突破的,理论上能够突破也只是理论上的事情,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道士都止步于炼神还虚。

倒是第二十二代掌门清微携当时的四位长老以特殊功法修成半仙之体,成为了寿命极长的修士,只是后来遭遇某种大变,以至于和那几位长老同时身死,那篇特殊的功法也被销毁。

不过从典籍中的只言片语中,陈无涯倒是推断出来,那种功法似乎是将自身的邪念用某种方式逼出来,从而达成念不染身的伪超脱。

但能得知这点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想法和功法是两码事,一种只是空想,一种是落实可行的典籍。

炼神还虚之后便是炼虚合道,至于再往上是否还有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到这一步基本算是和飞升的仙人同境界的存在,当初也只有蜀山祖师和开山祖师抵达过这一层次。

但是现在陈无涯却感觉恐怕仙人未必就是修行的终点,因为那个神秘的阻拦自己的家伙,很可能就是一尊仙人。

因为他现在就是炼神还虚,可他却毫无还手之力,这不是仙人是什么。

但就是因此他才有些郁闷,看来自己的身份真的是非常的不对劲啊。

不过至少目前算是有了点盼头了,比之前自己瞎琢磨要好太多了。

只要打赢你就能明白是吧,行,那就看看要多久吧。

陈无涯的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不被外界干扰,也不用再考虑那段记忆,只需全心全意的修行即可,这样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专心呢。

不过目前的话,果然还是要先选定自己该走哪条路吧。

这两条路倒不是不能走,但关键是,不管是哪条路,都感觉和他现在有很大的差异,元婴法和炼神法看来是走不了了。

其他的偏门的道路中就更加不用想了,玄门修行者连玄门正宗的路都走不了,还指望偏门或者其他修行者的道路能走,那还不如在一开始就修行其他的功法为好。

这么来看的话,就只能自行摸索了吗……

这倒也没什么,毕竟大部分功法都是前人摸索出来的,而自创这东西虽然听起来很特别,但实际上嘛……也确实很特别。

开玩笑,从一到一百都只是单纯的积累叠加罢了,只有从零到一才能算是突破吧。

不过他比前人所处的环境相比,只能说是有好有坏。

好处是,他有蜀山一整个门派千年的积累作为底蕴,可以供他慢慢参考,但坏处是,大部分能走的路前辈们都替他趟过了,想要找出没有走过的路简直是大海捞针一般困难。

而且只能自己验证,说不得就要身死道消,但这也没什么,修行之路本就难如登天,实在不行就走前人走过的路嘛,虽然和自己当前的状态有差异,甚至可能修到后面也会发生偏转,但至少前期还是安全的,只是这种贪生怕死的行径他不喜欢而已。

虽然修行是为了求生,但修行也并非一帆风顺,开辟者总是危险的,就算他失败了,也能为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