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都市言情>民国乡村往事> 第193章 杨保国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3章 杨保国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1 / 2)

表婶做事的风格一向雷厉风行,她在征得保国的同意后,第二天早上,就跑到沈家去提亲,沈碧君的父亲沈彦柏,是和表婶共一个爷爷奶奶的的堂姐弟。

沈彦柏昨天在表姐家吃饭的时候,见过杨保国,他对这个小伙子的印象还不错,他听表姐的来意之后,说道:“表姐,你说的这个小伙子,我看着是很好,就是不知道他家里的情况怎么样。”

表婶说:“保国他爹杨明瑞和我家老刘是表弟兄,他家过去一直都是很不错的,后来被划成地主,前些年是吃了一些苦头。但他们一家人都是有本事的人。这不,现在政策刚刚好了一点,他家就建起了新房子,保国他们弟兄几个还在外面包了工程干,赚的钱可是不少呢。兄弟,你要是不放心么,过几天让我家老刘陪着你,跟着保国一起坐着火车到他们家去看看不就晓得了。”

沈彦柏听了这话,心里的顾虑消除了大半。

他心想,既然是知根知底的人家,那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于是他说道:“行,那就麻烦姐姐了。这几天就先让碧君和那个小伙子相处一下,过几天,就让我姐夫陪着我一起到兰溪河去看看我那未来的亲家去。”

表婶高兴地说道:“好嘞,我现在就带着碧君跟着我一起上我家去,然后么,就让保国领着她到外面去玩玩去。”

接下来的几天,杨保国和沈碧君经常一起出去玩,他们两人一起去大观楼划了船,欣赏了气势磅礴的大观楼180字长联:

上联为:“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帐,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编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龙凤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为:“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随后他们又去逛了翠湖,金殿,黑龙潭等公园,每一个公园都有着它们的传奇故事。关于公园的传奇故事,笔者就不在这一一细说了。

接着他们又去逛集市,品尝各种小吃,欣赏民间艺术表演。相处中,杨保国的细心和体贴渐渐打动了沈碧君的心。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他们在月光下散步。

“保国,你喜欢我什么呀?”沈碧君终于忍不住问出口。

杨保国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我喜欢你的善良、聪明和美丽。跟你在一起,我感觉很开心。”

沈碧君的脸上泛起了红晕,她轻轻地说:“我也喜欢和你在一起。”

杨保国听了,心中一阵喜悦,他拉起沈碧君的手,“碧君,我希望我们可以一直这样走下去。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沈碧君微笑着点点头,眼中闪着幸福的光芒。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预示着他们美好的未来。

而另一边,沈彦柏在与杨保国的交谈中,也对他的见识和抱负颇为赞赏。几日的相处,使双方都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终于到杨保国回家的日子,沈彦柏父女在杨保国和表叔的陪同下,坐着火车从昆明来到了兰溪河。火车缓缓驶入兰溪河站。

保国就看到他的父亲,大哥嫂,二哥嫂,还有妹妹兰韵等人在站台上迎接他们的到来。一行人寒暄过后,大家就向家中走去,一路上,杨保国向沈彦柏介绍着家乡的风土人情。

因为表叔在他们出发的前两天,就给自己的表哥杨明瑞拍了电报,告知他们保国这些天在昆明的一切事情,以及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回到兰溪河,让家里做好准备,迎接准儿媳和未来的亲家沈彦柏。

所以,当杨保国带着沈彦柏父女回家的时候,他的家人才会出现在火车站迎接他们。而他妈荷叶此时,正在家里准备着丰盛的菜肴,招待远道而来的亲家和准儿媳。

一路上,沈彦柏观察着沿途的风景和村民们的生活,心中对杨家有了初步的印象。

到家后,杨母摆上了特意准备的丰盛的菜肴,大家围坐在一起,相谈甚欢。

晚饭后,杨保国带着沈碧君和沈彦柏,去看了他们几弟兄新盖起来的房子,走在路上,两人聊起了未来的打算。杨保国表示,他想在家乡做一些实事,改善村民们的生活。沈碧君则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的关注,她希望能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

沈彦柏在一旁默默听着,对杨保国的想法深感认同。他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有志向,还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这让他更加放心将女儿交给杨保国。

在杨家逗留了几日,沈彦柏对杨保国一家有了更深的了解。他看到了杨家的勤劳和睦,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善良。

离开兰溪河的前夜,沈彦柏对杨父杨母说道:“亲家,我有个意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家父母说:“亲家有什么意见,直接说就是。”

沈彦柏说:“你家这边是很好,我也放心把碧君交给保国,但是,我家那边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我想让碧君的户口先不要迁过来,如果你们同意的话,我想把保国的户口迁到昆明去,但不算入赘,等以后他们有了孩子,还是让他跟着你们家姓杨。因为现在好多地方都包产到户了,我们那个地方还暂时没有落实下来,如果现在把保国的户口迁过去的话,他就能分到宅基地和土地。亲家,我们家住的那个地方,就相当于是在昆明城里,以后,在那个地方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杨家父母对视一眼,杨父开口道:“这件事我们需要再考虑考虑,毕竟迁户口不是小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