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恐怖灵异>血色曜变> 第23章 顺藤摸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顺藤摸瓜(2 / 2)

叔请到家中喝酒……”

菜是大油肉,酒是高粱烧。人是心机人,宴是鸿门宴。尽管过去了二十多年,那餐晚饭的情景,梁狗伢还历历在目:

就着一大碗油光光的蒸腊肉,几碗烈性“高粱烧”下肚,梁旺财和梁狗伢两个人都双眼通红,脸颊发热,梁狗伢搂着梁旺财的肩膀,用发硬的舌头,打开了话匣子:

“叔,这两年你发达了,又盖楼的又娶媳妇,肯定有发财的路子,你一定要带上我!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叔当老大,我当马仔,再带我和其他兄弟到浙江去,你指那我打那,我恰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牢也坐过,没什么大不了的,什么都可以干,只希望能过的上叔一样的生活。”

旺财叔脸上的褶子抖了抖:“狗伢子,在家不是很好吗?安安稳稳的,在外面,既辛苦,还要被人家欺负,又挣不了什么钱。”

“在家你住楼房,我还是破瓦房;你儿媳妇都娶回家了,我还是光棍一条,你好,我不好!”梁狗伢挥着手说道,“还是在浙江好,就是捡人家扔掉的饮料瓶子,一天也挣十来块钱,如果像旺财叔那样,捡到宝贝,那就什么都有了。”

梁旺财端着酒碗的手抖了一下,眯起了三角眼:“狗伢子,你是不是听到什么了?”

梁狗伢将脸凑近梁旺财:“我听乡里人传说,旺财叔在杭州挖土时挖到一个罐子,里面装满了金元宝,旺财叔换回来了一麻袋钱……”

“是哪个烂舌根子的老马逼在乱讲?我挖了他家的祖坟?”梁旺财立马急了,“有一麻袋钱,我给他全家烧纸。”

“旺财叔,我也只是听讲,莫气莫气!人家看到你又做屋又娶媳妇,哪来那么多钱?猜你肯定得外财了。”梁狗伢起身为梁旺财满上酒,“莫放在心上,来,接着喝酒!”

梁旺财举起碗,一仰脖子,将碗中“高粱烧”咕咚咕咚一干而净,重重地望桌子上一放,三角眼撑得老大:“狗伢子,你讲,是哪个戳巴子讲我挖了一罐黄金?我现在就去拔了他的舌头。”

“旺财叔,消消气消消气!”梁狗伢眼珠子转了转,“还有一件事,我要和叔讲,上次在杭城工地上挖出来的那些个花瓷片还记得不?前些日子我听人家讲,这些都是宝贝!有港商收了去卖给外国佬,一片瓷片就能卖好几万!我几个挖了十几片,结果,只换了千把块钱,旺财叔你是个乡巴佬,不识货,这样的宝贝,就便宜卖给别人了。”

“瞎鸡巴扯!”梁旺财一脸不屑,口鼻中喷吐着酒气,吹嘘道,“我也不瞒你,你坐牢的那几天,乘着江西佬不敢来捣乱,我和其他几个族里侄儿日夜不同地挖,饿了就啃万便面,困了就睡在塑料棚里;你讲的也对,真有港商来找过我,还留给我一个‘大哥大’,说是挖出瓷器就直接给他打电话,高价收;我还真挖出了一个和那些一样花纹的,和这只酒碗差不多大。卖给港商,也才卖了五万块钱……”

“停!”李光尧打断了梁狗伢的陈述,“你将刚才这段话复述一遍。”

梁狗伢一脸茫然:“旺财叔讲,我挖了一个一样花纹的,和这只酒碗差不多大。卖给了港商,才卖了五万块钱……”

“梁狗伢,你供述的情况是否真实?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细节你怎么记得那么清楚?”王逸英反问道。

梁狗伢惨然一笑:“报告政府,这二十多年,我时时刻刻都想着,肠子都悔青了,那一夜就和昨夜发生的一样,不会有错。”

李光尧压制着内心的激动,努力用平静的语调说道:“继续说下去!”

“旺财叔的儿子是个呆子,他讲的话本来我半信半疑,但旺财叔被我一激,也讲了实情,我又气又恨,当场就摔碗翻脸了:‘嬲你妈妈逼!梁旺财,老子为你打头阵,为你坐牢,你挖了宝,卖了五万块,却一分钱都不分给我,为我交了一千块的罚金,还挂在嘴边说了大半年,真当老子也是呆逼啊!今朝夜里,你不给老子一个交代,就莫想出这道门!’

然后,梁旺财就回骂我,‘你个花孙子,连你叔都敢骂,我敲你两栗壳!钱我做了屋娶了媳妇,用得光光的,你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我看他耍老光棍,顿时更来气了,‘钱你不是做了屋娶了媳妇吗?那屋和媳妇也应该有老子一份,老子现在就去你家和你媳妇睡觉,我的种总比你家那个呆子的种好!'

梁旺财就起身扇了我几巴掌,还骂我爸爸妈妈,我也急了,又喝多了酒,就操起板凳砸了过去,一下就把梁旺财砸倒在地上,看到他脑壳出了血,我就怕了,酒了醒了差不多,把梁旺财偷偷地背到他家门口了。但梁旺财没有死!我真没有骗政府,第三天一大早我还看到他,一个人一拐一拐地往大马路方向走。”

“嗯?你砸到梁旺财身体哪个部位?”一直默默记录的赵玉雯突然问道。

“后背,还有脑壳,脑壳出了血。但当时真的没死,第二天晚上我真的看到他了。政府,我发誓!”梁狗伢急切地说道。

王逸英问道:“梁旺财说那个‘大哥大’,是什么意思?”

梁狗伢摇摇头:“不知道,只是梁旺财说这句话时,双手在周身口袋里乱摸,像是寻找什么东西。”

王逸英和李光尧、赵玉雯三个人同事发出舒心的微笑。王逸英起身说道:“梁狗伢,今天我们就讯问到这里,你提供的线索,我们还要再经过核实。你回去再想想,想到什么,及时向管教报告。”

梁狗伢像鸡琢米似的连连点头:“报告政府,我一定会如实报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