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都市言情>重生2005创业从忽悠校长开始> 第382章 广德63空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2章 广德63空难(1 / 2)

“广德6·3空难”是我国空军建军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军机灾难事故。

同时也是我国空军科研、装备试验专家人员最惨烈的一次损失!其所造成的损失,更是用金钱所不能来衡量的!

何为预警机?它与普通的飞机有何区别?

其实通俗地来说,预警机就像是一座“空中指挥部”、“空中帅府”,能够引导和指挥己方战机进行作战任务。

空警-2000预警机总设计师陆军曾说过:“有了轰炸机,代表机械化战争,而有了预警机,则代表了信息化战争。”

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预警机对于强大空军力量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大夏国在研制预警机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

甚至可以用困难重重来形容。

大夏国早期计划研制预警机,是为了拦截国民党方面的空军。

那时候新成立的大夏国也才刚刚成立,空军力量以及防空系统还处在起步时期。

甚至可以用一片空白来形容。

国民党以及米国人谋划的军机袭扰,使大夏国感受到了无比巨大的压力。

研发预警机迫在眉睫。

大夏国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对预警机进行研究。

1960年至1990年这个区间,属于是我国预警机发展的起步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开始了艰难的研制探索历程。

直到1971年6月10日,由我国研制的“空警一号”预警机首次试飞成功。

大夏国实现了预警机从零到一的突破。

但是在很多细节上,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据听说,当时机舱内摆动幅度非常大,在飞机内的人甚至都无法正常写字。

之后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进以及试飞。

但是“空警一号”各项性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指标。

无奈,只能于1979年停止了继续研究。

1990年至2010年,是预警机发展的攻坚阶段。

在此期间,我国预警机研发取得了飞速的进步。

我国原本与俄国和小伊国达成了购买预警机的协议。

谁能想到,米国不断的从中作梗,最终导致对方终止了与我们的交易。

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开始进行自主研发空警-200。

并于2003年11月首次进行试飞。

紧接着,2005年,空警-200相继完成首飞,为我国轻型预警机领域弥补了空白。

并于2006年1月移交部队使用。

而“6·3空难”中的飞机正是空警-200。

空难发生以后,通过对“黑匣子”的破解,还发现事发时飞机上的除冰系统处于失灵、失效状态。

从而才会导致飞机失事,坠入山林。

很多人可能对这种调查结果感到疑惑。

飞机上一块普通的冰,就能够有如此严重的破坏力?答案当然是有。

相关专家对此作出解释,在空中飞行的飞机,无论是哪一个部位结冰,都会对飞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空难事故的发生。

所以,对于飞机来说,除冰系统能够正常运作可谓是非常重要。

由于当时空警-200预警机正处于测试阶段,为了能够及时记录并收集相关数据,当时飞机上还额外装备了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便变相的加重了飞机的负担。

事后根据相关专家的分析,当时在这种状态下,空警-200上搭载的人数不应超过30人。

而在此次测试飞行中,却实际搭载了40人,严重超出了空警-200的最大承重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叠加,最终才导致了“6·3空难”的发生。

才会让这些为我国预警机行业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们遇难!

但是,也有人说是被人故意动了手脚,才酿成的这次空难。

刘阳将这件事提前暴露出来,实际上是冒着很大风险的。

但是面对着这么多专家白白牺牲更是刘阳不愿意看到。

因此,刘阳只能将这件事尽可能的进行转移开和他的直接关系。

于是,刘阳对王老的解释是,在国外的一个网站上,他获得了一个消息。

有人想对大夏国空警-200专家团队,通过破坏飞机设备等手段,制造一次恐袭事件。

至于其他的刘阳就只能表示不知道了。

刘阳深知王老的为人,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置之不理的。

但是,刘阳也说了,这件事不知道信息是真是假。

只是希望国家方面能够加以重视,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王老听后也是表情异常的慎重。

不管这件事消息是否属实,多留个心眼总应该是不会错的。

随即,王老说这件事他会处理的。

让刘阳要对这件事进行严格保密。

刘阳是知道该怎么做的。

他只希望自己能为大夏国的崛起多出点力。

相信有了这些专家的助力,大夏国的国防实力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变强。

下午,刘阳紧接着又和杨过去了一趟杨家。

亲自去见了一下杨家家主。

杨老同样也是精神抖擞,一看就是当兵出身。

虽然也都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大家也都不陌生。

毕竟杨过跟着刘阳也确实成长了不少,现在的事业也是发展的相当不错。

还有就是年前刘阳收购许工集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