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两百零六章 乃圣乃神,乃文乃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零六章 乃圣乃神,乃文乃武(2 / 3)

她们将在保慈宫等待来自都堂的上奏。

……

都堂之中。

群臣的集议,渐渐进入了最后定稿的时候。

翰林学士邓润甫,在韩绛和吕公著的授意下,开始提笔。

在京待制、六部尚书、正任武臣、宗室节度、郡王、亲王,全都在令厅中临襟正坐。

韩绛拿着群臣反复商定、斟酌之后的文字,慢慢说着:“臣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澹然无极而不可强名者,天也;感而后动,迫而后应,化育万物而不可为象者,帝也!”

邓润甫落笔生花,一个个端正的楷书,在黄纸上落下,跟着韩绛的朗读,一字一字的写着。

令厅上,只有韩绛的声音和笔尖在纸上游走的动静。

“夫人君之德,得天如此,则可以配神明,享天地,小大精粗,无乎不在,尚何俟乎外之文哉!”

毛笔在纸上游走,群臣都已经起立,并持芴而拜。

“然为之臣子者,必列大功,纪大行,继韶夏,崇号谥,刻之玉册,藏之金匮,历之春秋,垂之后世……”

随着韩绛的缓缓朗读。

群臣商定后,定稿的大行皇帝议谥之书,也渐渐的为所有在场大臣所知。

长长的议谥书,洋洋洒洒,数千字之多。

韩绛念着,不敢停顿,也不敢收声,只能保持相同的语速和腔调,恭敬的念着。

足足念了差不多半个时辰。

这一篇议谥之书,才终于渐渐到了尾声。

“粤庙号之建久矣,其间圣贤之君作,而应天下之治多矣,然未有以神为号者……《书》载益称尧之德,曰: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盖圣、神所以立道,武、文所以立事也。大行皇帝谥号,宜天赐之曰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庙曰神宗!”

韩绛念完,群臣匍匐在地,恭敬的三拜:“伏唯我皇宋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虞主千秋常盛,永为神灵,佑我社稷,庇我江山!”

邓润甫握着笔,也将最后一个字,恭恭敬敬的写上。

然后也跪到一旁:“皇宋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虞主千秋昌盛,永为神灵,佑我社稷,庇我江山!”

韩绛则恭恭敬敬上前,检视了邓润甫的文字。

然后,请了元老、宰执、宗室亲王也来检查。

群臣确认,文字和韩绛所念无误。

于是,以韩绛为首,各自上前签押。

接着,群臣就恭恭敬敬的,推选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右相韩绛为呈递大行皇帝谥号庙号宝册使,并全体恭敬的护送两位重臣,进入大内,上禀两宫、天子。

……

保慈宫中,赵煦坐在两宫中间,等待着来自都堂的消息。

那位太皇太后的养女文氏则安静的侍立在赵煦身后。

看上去很懂事,也很安静、乖巧。

赵煦没说什么,只是陪着两宫,静静等待,终于,粱惟简来报:群臣恭推平章军国重事、太师文彦博;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康国公韩绛为大行皇帝谥号、庙号宝册使,乞入宫敬呈大行皇帝庙号、谥号。

两宫诏可。

帷幕升起,赵煦从中走出去,坐到早就准备好的御座上。

安排好的御前骨朵直们,持着骨朵而入,站在殿中两侧。

赵煦对着帘内,说道:“十三娘可站朕身侧!”

“让太师可以看到汝!”

两宫听着,也都点点头。

文彦博是太师、平章军国重事,这个体面是得给他!

文氏见了,连忙给两宫盈盈一礼,然后规规矩矩的走出帷幕,在脸上戴上一重面纱,站到赵煦御座之后。

她看上去有些激动、兴奋。

这很正常!

她才多大?就被允许出现在这样庄严郑重的场合,还被允许伴在君侧!

皇恩浩荡,她没有高兴的失态,已经不错了。

……

文彦博、韩绛,在群臣簇拥下,恭恭敬敬的到了保慈宫中。

然后,文彦博抬头,看到了他的孙女,侍立在君后。

他的老脸,露出无比宽慰的笑容来。

他深感,自己这一步棋是走对了!

韩绛在旁边看着,心中笑了一声,两位老臣便恭敬的捧着手中的册文,来到君前,拜道:“臣等奉诏,恭议大行皇帝谥号、庙号……”

“今已得天之授,敬献大行皇帝谥号、庙号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之前!”

赵煦没有说话,帷幕内的太皇太后道:“有劳诸位爱卿!”

便命人将宝册恭敬的接来,送入帷幕。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认真的看了一遍,然后对视一眼,都感觉不错。

便命人送到了赵煦手中。

赵煦恭敬的跪接宝册,然后放在案前,认真的看了一遍。

与他上上辈子的用词、选典一模一样。

庙号、谥号,自也是相同。

于是,他轻轻颔首:“可!”

群臣集体匍匐,拜道:“臣等恭从天意!”

赵煦起身,恭捧宝册,回到帷幕。

顺便给文氏一个眼神后者立刻上前,紧紧跟上。

文彦博在殿中,用眼角余光看到这一幕,越发的开心。

他感觉,文家怎么着也可以出一个贵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