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两百六十三章 蔡确:衣锦还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六十三章 蔡确:衣锦还乡(2 / 3)

扬州。

因为其他地方都有元老占了萝卜坑。

赵煦却是想了想,答道:“母后、太母,我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恰不恰当……”

“嗯?”

“我听说,古人云:富贵不归乡,如同衣锦夜行……”

“不如,给蔡相公一个恩典,让他可以回家乡,做一年父母官……”

两宫都皱起眉头来。

赵煦却还是要说:“就一年而已,只是让其风风光光,接受家乡父老的拜贺。”

“这也是为了褒扬元老,优容宰相!”

“若是觉得不妥,可以不给其民政之权!”

大宋实行的是流官制度,一般官员都不会在本地任职。

当然了,也有例外。

譬如韩琦晚年,就是判相州事。

不过,那是因为韩琦已经半退休了,也基本不管民政。

现在,蔡确明显正值壮年,这个事情确实很犯忌讳。

可赵煦有他的想法。

两宫却不太明白了,不给民政之权,给什么权力?

赵煦迎着两宫的疑问,答道:“以蔡相公判泉州,兼任福建观察使,提举泉州市舶司!”

“命相公在家乡,经营市舶司,以广来商贾,为国家创收……同时也给其时间,让其可以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以示国家优容也!”

这是赵煦给蔡确想了很久想好的差遣。

泉州市舶司,那可是大有为的机构。

完颜构南渡后,南宋王朝收入中,市舶司占了很大的份额。

但是,现在的大宋并未在泉州建立市舶司。

泉州市舶司的设立,在历史上是在元祐元年,才终于建立的。

这也算是司马光执政期间,做的少数的几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赵煦怎么会错过这么大的一个财路?

所以,泉州市舶司不仅仅得建而且得让宰相去主持!

没有比蔡确更合适的人了。

因为他蔡确是泉州人啊!

福建人的乡土情节,是不需要多说的。

让蔡确去主持泉州市舶司,赵煦相信,保证会百分百圆满成功。

“此外……蔡相公以宰相出判泉州,兼任福建观察使,还可以顺道将福建盐法、茶法的事情给定下来……”

“王子京的闹剧,是该收场了!”赵煦说道这里,就忍不住带了点怒意。

福建路转运使王子京的案子,在吴居厚案发后,就已经爆发,而且一度舆论甚嚣尘上。

后来,赵煦将李定打发去了新州,御史台的御史才消停了一会。

一直等到旧党大臣们入朝,才重新关注起福建的事情。

赵煦给王子京争取了这么多时间。

这个混账利用这些时间在做什么?

拼命的拉别人下水!

这几个月,赵煦光是看王子京和泉州知州陈偁两个人互相告状的奏疏,就看了不下十封。

王子京指责陈偁和泉州商贾勾结,狼狈为奸,败坏法度。

陈偁就说王子京,戕害百姓,倍克乱法,祸国殃民。

两个人互相扣帽子。

每个人都说的有理有据。

正常情况下,无论赵煦还是两宫,恐怕都搞不清楚真正的实情。

奈何,赵煦在现代,可是专门玩考古的。

宋代考古,泉州是必去的地方。

而到了泉州怎么能不去泉州博物馆?

于是,王子京的一切,都在赵煦眼中原形毕露。

包括这货,一直阻扰泉州市舶司建立,只为了给他个人捞钱的事情——这些事情泉州人可记了九百年!

现代人虽然很少知道,可去泉州博物馆,听听讲解员提到王子京阻扰市舶司的建立,那咬牙切齿的神色,绝不像是装的!

老实说,赵煦是给足了王子京机会的。

毕竟,这个人是先帝的亲信,若再把他也弄倒,先帝的颜面就不好看了。

别人可能会想,先帝这用的都是什么人?!

吴居厚好歹还是个清官,这王子京算什么?

奈何王子京蠢啊!

到现在都还在胡搅蛮缠。

赵煦要不是为了先帝颜面着想,不然早就和两宫说派御史去将王子京、陈偁一起带回来审讯。

这一次,干脆天降新党巨头蔡确来收拾他。

蔡确收拾人,那可是很讲究的。

两宫听着赵煦的话,想了想,感觉有些道理。

向太后于是对太皇太后道:“娘娘,新妇以为六哥说的不无道理……未知娘娘意下?”

太皇太后看着赵煦那眼巴巴的神色,笑着道:“官家都说好,那就肯定不会错!”

……

蔡确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

然后他循惯例,让家人给前来宣读旨意的大貂铛粱惟简塞了一块黄金。

粱惟简一掂黄金的重量,就笑眯眯的乐开花了——起码有个十两!

“梁公……”趁着粱惟简开心的时候,蔡确的儿子蔡谓悄悄凑过去,问道:“未知官家和两宫慈圣,对家父可有安排?”

粱惟简想了想,觉得这个事情提前说出去也无妨,便道:“好叫相公与衙内知道,非但相公的除授圣旨,乃是大家亲笔御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