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四十六章 逆练神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六章 逆练神功(3 / 4)

最让人寒心的,还是张尧佐的嫡子张山甫,他也是四朝老臣了。一辈子都是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做事。最后官终枢密院都承旨。然而,张山甫致仕的时候,朝廷却没有恩荫其子孙,没了张山甫的俸禄,张家在汴京城的日子过的越发拮据。后来还是文彦博看不下去,在去年和当时的同知枢密院事安焘说了这个事情,安焘趁着新君即位的时候上书,才给张山甫的子孙争取了几个恩荫官的名额。文彦博怕不怕文家也被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当然怕!所以,他需要得到一些态度上的保障。忐忑中文彦博看到了小官家站起身来,满脸欢喜的道:“太师若能使文爱卿出面,自是最好不过了!”“朕早就听说,太师诸子之中,以合门通事舍文贻庆及故承议郎文及甫最贤,早欲重用!”“奈何太师高风亮节,屡次推辞朕的任命。”“如今太师既首肯,使文君出山,朕心实喜!”“得文君相助,大事可成也!”文彦博听着赵煦,将他最喜欢的两个儿子的名字、职务,流利的说出来后。内心顿时欢喜起来。且不管未来如何,就是现在的这个态度,已经值得文家下场了。于是拱手而拜:“陛下爱幸犬子,老臣感激涕零,必教犬子用心王事,为陛下牛马走。”赵煦微笑着,看向文彦博,问道:“太师现在可以回答朕了吧?”“东南西北四个抵当所,太师喜欢哪一个?”文彦博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拜道:“老臣一切唯陛下之命是从!”“善!”赵煦点头,便道:“朕明日要出幸开封府,文君可随驾而行。”“臣谨遵旨意。”……送走文彦博,赵煦摩挲了一双手,将那些抄录着三朝宝训文字的元书纸拿在手上。“熏娘。”赵煦看向一直侍立在旁的文熏娘,吩咐道:“明日随朕一起去开封府吧。”文熏娘当即盈盈一福:“诺!”“准备一下将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好了,明日交给文及甫,让其转交就是了。”文熏娘抬起头,小脸红彤彤的,琼鼻一抖一抖:“官家知道了?”赵煦笑起来:“朕若连自己身边的人在做什么都不能察觉,何以治天下?”说着,他就瞥了瞥文熏娘身上的穿着。朴素简单褙子,抹胸用的也只是寻常的绢布,一张小脸不施粉黛。他凑过去嗅了嗅。这次辽使来朝,带来的国礼之中,有辽国特产的玫瑰香油三十瓶,赵煦赏给了文熏娘一瓶。然而,在文熏娘身上,并没有闻到玫瑰香油的香味。所以……事实已经呼之欲出了——她卖掉了。至于卖给谁?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宫外那些人。大宋是一个商品经济发达的封建王朝。这不仅仅体现在民间,也体现在官场上,还体现在宫里面。早在大宋立国之初,东华门外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专供大内妃嫔、内臣、女官们出售、采购商品的小市集。在那小市集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到。久而久之,这个小市集,居然发展成为了和汴京城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大会以及土市子、马行街、潘楼街这样的超大市集一样的交易场所。甚至在元丰时代,直接在这里出现了堆垛场,用来充当商品仓库,而且这个堆垛场还是赵煦的父皇,亲自下令开辟的。没办法!东华门外的这个堆垛场真的赚钱啊。文熏娘却是被赵煦忽然的凑近,吓了一跳,就像被抓到了现行的小偷一样,小脸刷的一下就白了。“官家……官家……”“臣妾有罪。”赵煦哈哈笑了一声,道:“熏娘挂记母亲,何罪之有?”上次带文熏娘回文府一趟后,赵煦就发现了,这个小小姑娘开始偷偷的存钱。俸禄、赏赐,都被她存了起来。就连两宫赏给她做衣服的绸缎、绢布,也被她偷偷藏了起来。显然,她是想有机会带回去给其母的。文熏娘的生母,赵煦上次见过了。虽然穿着打扮不差。可脸上的皮肤和手上裸露在外的茧子,却说明她在文家过的不好。甚至可以说差!石得一的探事司,也报告过,文家下人们谈论的文熏娘入宫前,其母子生活境遇。除了有一个厢房住外,其他一切都和下人一样。母女两人,相依为命,据说感情很好。通过一些调查,赵煦知道了,其母女为何过的这么差的原因。文宗道的正妻,是个醋坛子。而文宗道本人,则以惧内闻名。本来,这没什么,文宗道只要守规矩,学习沈括好榜样,说不定他们夫妻生活会过的非常幸福。奈何,文宗道除了惧内,还喜欢沾花惹草。这就是文宗道的问题了。你不能既惧内,又风流。好好的纯爱番,变成了后宫番。偏偏女主还是个和西园寺世界一样有着强烈占有欲的女人。老实说,文宗道没有变成诚哥,真的要感谢他出生在大宋,而且有一个好爹。自然的,手握大权的正妻,对文宗道带回来的狐狸精和野种会想尽办法的苛待、虐待。也就是封建礼法管着,她不敢太出格。否则,文熏娘母子根本活不了!文熏娘听着赵煦温柔的安慰,眼泪大滴大滴的掉下来,心中的委屈与不安,就像洪水一样喷涌而出。“呜呜呜……”小姑娘抽噎起来。“不哭!”赵煦伸手,拨开文熏娘的发丝,看着她那泛红的眼睛,摸了摸她的额头,然后轻声道:“以后朕会保护熏娘的!”文熏娘听着,抽噎的更厉害了。赵煦见着,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轻叹一声。却不知,他的这个举动,落在殿中内外的内臣、女官眼中,让这些人纷纷感动。没办法!高高在上的天子,基本不可能和下面的人共情。可现在赵煦却表现出了能与人共情,甚至能忍受在他面前倾诉委屈、哭泣,还会安慰人的特征。这是什么?这就是仁!至少在下位者眼中是这样的。……文彦博乘着肩舆被文贻庆抬着,回到家中。进了门,他正想将文及甫叫过来,叮嘱一些事情。但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事情。“官家为何会将贝州的事情,也抄录下来。”“而且只抄录当年老夫平贝州的事迹?”直觉告诉他,这不简单。这里面肯定有着寓意、暗示——小官家已经证明了,他不会无的放矢。所以,贝州王则之乱,和现在的事情有什么联系?文彦博忽然醍醐灌顶。“弥勒教!”王则之乱,就是假借弥勒降世的名义发动的。而这些年来,大宋其实饱受着民间淫祀与宗教活动的困扰。偏偏,现在大宋天下州郡,但凡商业兴盛之地,必有大寺,大寺必有质库。大和尚们,一手质库,一手兼并。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