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玄幻小说>大唐双龙传> 第 四 章 另有妙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四 章 另有妙着(2 / 3)

穿过承天门,把门禁卫全体举刀致敬,使寇仲更感追在眉睫的连场大战。

甫入太极宫,灯笼光在前方出现,一队十多人的禁卫迎面而至。

车厢内,李靖和侯希白坐前排,徐子陵和跋锋寒居后排,在李靖亲兵前后簇拥下,马车驰出掖庭宫西门,转入安化大街,在寂静无人的街道上缓行。

他们并不怕建成、元吉方面派人监视跟综,因为对方绝不敢在今晚有甚么激烈行动,免得打草惊蛇地令他们生出警觉。何况天策府臣将进进出出,即使有人在暗里监视,亦要眼花缭乱,欲跟无从。

徐子陵闭上双目,全神感应途经处周遭的动静。

跋锋寒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道:"寇仲肯为宋玉致作一件令她忘掉他过去一切错失的事,令我生出深刻的感受,更反思自己的过去。现在我心障消失,享受到寇仲当日的轻松和偷快。

徐子陵睁开眼睛,刚好见到侯希白别头回望跋锋寒充满欣喜的俊脸,只听侯希白笑向跋锋寒道:"人非草木,孰能忘情,在下忽然感到与锋寒的距离拉近很多,那是使人非常欣慰的感觉。

李靖不知是否想起素素,垂下头去,木然不语。

徐子陵抓上跋锋寒肩头,微笑道:"希白这两句话发人深省,人非草木,孰能忘情,即使大奸大恶之徒,亦有其本性,何况是外冷内热的跋锋寒。由这刻开始,我们抛开一切,投入长安之战内吧。

转向李靖道:"刘弘基可*吗?

李靖沉吟道:"我对他认识不深,不过当皇上要处决刘文静,刘弘基是皇上嫡系的大将中,肯为刘文静说好话的两人其中之一,另一人是李孝恭,皇上的近身御卫统领,秦王的族弟。

侯希白接口道:"我曾为刘弘基的夫人作肖像画,知道他多一点,此人崇信孔孟,少有大志,绝非随风摆柳之徒。

徐子陵松一口气道:"这就成哩!希白设法立即去见他,最重要是不能惹人注意,杨公宝库的破绽由他填补,他如守着出口,林士宏的人来一个杀一个,出一对杀一双,可省去我们很多工夫。

李靖精神一振道:"可由我安排希白与他见面。

跋锋寒道:"还是不用劳烦李将军为上策,希白在长安交道广阔,这在他是小事一件。

侯希白欣然道:"我弄醒一个朋友便成,小弟去哩!

徐子陵一把抓住他,闭目静听,跋锋寒透帘外望,当马车驶经一道横巷,跋锋寒道:

"去!

徐子陵却没有放开侯希白,已推开车门少许好让侯希白闪身而出的李靖讶道:"子陵?

徐子陵双目猛睁,闪动善智慧的异采,道:"或者另外有个更精采的办法,我们先找着麻常再说。

车门关上,马车继续前行,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但车内四人都清楚知道,长安之战已拉开序幕。

领头而来的将领气宇轩昂,年青俊伟,隔丈止步施礼道:"末将御前指挥使李孝恭,得秦王通知,晓得少帅来见傅大师,奉皇上之命特来迎迓。

寇仲心中暗懔,李渊算是甚么意思,竟派出近身御卫之首来"欢迎"自己,而非韦公公。

表面当然堆上笑容,道:"我只是和师公叙旧,皇上太客气哩!"说时步履不停。

李孝恭一声令下,十多名御卫掉头在前领路,他则跟在寇仲左方稍后处,默默追随。

当抵达凌烟阁院门入口处,寇仲止步道:"李大人不用守候,因为我也不知时间长短。

李孝恭对手下打出留守此处的军令手势,向寇仲道:"请容许末将再送少帅一程,抵杏木桥为止。

寇仲心中一动,点头道:"李大人客气哩!

举步入门。

李孝恭追在他身侧,到远离院门,杏木桥在望之际,忽然叹一口气。

寇仲讶然往他瞧去,李孝恭亦往他瞧来,沉声道:"少帅请立即离开长安。

寇仲大感愕然,道:"李大人是甚么意思?

李孝恭双目射出复杂神色,再叹一口气道:"你们是绝没有机会的。唉!淮安王叔曾向我多番暗示,所以我已略知大概。

寇仲在桥头立定,心念电转,这番话肯定不是李渊教他超的,而是发自李孝恭的真心,只此他已犯下欺君的杀头大罪。

李孝恭面对他站立,双目神光大盛,道:"秦王是我李孝恭一向尊敬的人,少帅更是我最心仪的好汉子。只可惜皇上误信谗言,现在唯一化解之法,是少帅立即卒众离城,否则后果不堪想像。

寇仲沉声道:"我想先问李大人一个问题,在长安城内,谁最有资格继承皇位?谁最有击退塞外联军的本领?谁最有心有力为统一后的中土平民百姓谋取幸福和平?

李孝恭颓然道:"在利害关系下上这些全是废话,但若少帅肯离开,危机自解,请少帅三思。

寇仲淡淡道:"李大人可曾想过我离开的后果?天下势将成四分五裂之局。当塞外联军长驱南下,中士将永无宁日。李大人或者仍不晓得,若天下一统,坐上皇位的肯定不是我寇仲,我说过的话,从没有不算数的。

李孝恭露出震动神色,旋又摇头道:"我们李家的事,只能由李家解决,少帅横加插手,只会带来不测的大灾祸。我宁愿和少帅明刀明枪的在战场分出胜负,也不愿看到少帅和秦王以卵击石。

寇仲微笑道:"李大人知否齐王早前刚与潜入长安的林士宏碰头?

李孝恭色变道:"不会吧?

寇仲肃容道:"若有一字虚言,教我天诛地灭!我是亲眼目睹,穿针引线者是叛贼杨文干。所以即使我和秦王明早齐齐丧命,你们李家仍难避分裂的局面。李家之主既受蒙蔽,太子、齐王则分别勾结突厥和林士宏,长安城内唯一能服众者只有一个李世民,只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