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诸天:附魔从笑傲开始> 第四零八章 神仙道士,大儒蔡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零八章 神仙道士,大儒蔡邕(2 / 3)

汉军中那些将领,单看张梁便知道。

他虽然是张角的亲弟弟,但却并没有修道,而是打熬身体气血,引煞气入体,实力不算太强,但论战力而言,按照大唐双龙世界的体系标准,也是勉强入了宗师境界。

就是手段没有那么精细,更倾向于大开大合,以力量和速度取胜。

从这个角度来看,煞气对修道者是剧毒,但对普通人而言,或者是对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人杰而言,却是成长的资本。

张角有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汉光武帝之后,天地抛弃的,仅仅是引天地灵气为己用的道修,但却并没有抛弃天下之人。

煞气,便是明证。

只是不知道汉光武帝那时是发生了什么,居然会闹出这么大的变化。

哪怕是正史上,汉光武帝的成帝之路都充满了传奇性,什么火球天降,将王莽的数十万新军付之一炬。

这看着,有点像是太平要术中记载的,关于火属性的法术啊!

以前的林远看这段历史时,只会感慨汉光武帝刘秀的天命之子属性,可现在,他却对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这一切都离他太过遥远。

以他现在的实力和寿命,可以轻松地活到又一个大隋末期,只要他不出手干预,说不定还能再见婠婠和单婉晶。

但他却不可能轻松地逆着时间长河而上,逆向行驶一百多年,去见证刘秀和王莽的恩恩怨怨。

太平要术中的一切,他大概已经弄清楚了,也把一系列的道术学到了手,更是将自己体内的真气提炼出了一丝法力。

这些法力无法外用,否则会引煞气入体。

在得到能够正确使用煞气来提升自己的手段之前,林远并不准备做这种不智的事情。

不过,这却并不妨碍他,将体内的真气全部提炼成法力。

有着太平要术中施展道法的手段,林远再辅以道心种魔之法,以法力为根基,再对自己全身细胞开始改造,提升的效果也更大,对细胞寿命的提升,也从两倍,达到了五倍。

如张角之前所说,林远当时就还有三百寿元。

此番提升之后,他的寿元再度提升,虽然没有五倍的提升那么恐怖,但也达到了千年寿元。

好家伙!

“我这要是继续下去,弄个两三千年的,怕是能直接活到现代去了。又能刷某音小视频了?”

山下村落之中,今日也迎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客人,引得村中众人有些不安。

毕竟在现在这个世道,哪怕是来一些当兵的,也会将他们刮一层皮再走,要是世家大族的,就更可怕了。

这些人,不比占山为王的盗匪差多少。

并不算豪华的马车之中,一个扎着总角的小丫头,正好奇地趴在窗口,眺望着外边的风景。

小丫头才三四岁左右,相貌却是极其可爱。

只要不长残的话,未来定会是一个绝色女子,而且尽管年龄小,其身上也有一股难言的气质。

“琰儿,外边风尘大,还不赶紧放下帘子。”

略显严肃的声音响起,那小丫头也连忙放下窗帘,转过身规规矩矩地坐到马车内的垫子上。

“是,爹爹。”

明明才两三岁,却已经颇有些彰法,但看那可爱的模样,更多的像是小孩子在装大人,只不过和同龄女孩相比,她要更像一些罢了。

刚刚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

他十分满意小丫头的动作,随后又将目光投向马车外,忧心忡忡道:“道门张角祸乱天下,如今此地有神仙之名传出,怕又是有什么道士想效张角事啊。老夫虽不被陛下所喜,但却必须为天下,明晰此事。若真有异,也能尽快上奏朝廷,避免再生祸端。”

大贤良师张角掀起的黄巾起义,随着张角、张梁战死于广宗城,已然变得群龙无首,只需时间,便能完全将黄巾弹压下去。

广宗一战,张角居然展现出神魔之能,以一己之力,覆灭十余万汉军精锐。

哪怕是对掌控天下三四百年的大汉朝廷而言,这十余万汉军精锐的损失,也已经是足以伤筋动骨。

如今,天下依然心向汉人的士人、武者,对于所谓的神仙、道士都抱着十万分的警惕。

要是一般的也就算了。

毕竟如今灵气不显,道法难昌,修道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有真本事的很难见到,基本上都是些骗子。

前些年便是如此,很多人对张角的认知,就是如此。

结果张角这几十年前唯一一个有本事的,就把天下闹得乱七八糟。

这要是再出一个张角,大汉几百年基业,岂不是岌岌可危?

马车渐渐停下,男子带着小丫头走出马车,对路边一脸警惕的老者道:“老夫蔡邕,听闻此地有神仙,特来此寻仙。”

蔡邕!

若是士林中人,甚至是朝堂上的武夫,听到这个名字,都会瞬间明悟此人的身份——大儒,蔡邕!

但这儿的老百姓都是土里刨食的苦命人,大字都不识几个,更别提听过蔡邕的名字了。

不过瞧着蔡邕一脸正气,一看就是个读书人,虽然身边也有几个孔武有力的护卫,但却让人心安了几分。

尤其是听到这人是为了神仙而来,老汉的脸上浮起一抹笑容,“原来是为了神仙道长而来呀。不瞒大人,我们这儿的确有一位神仙道长,要不是有他的帮助,或许我们这村子二十几户人早就冻死饿死了……”

老汉一直说着林远的好,而一旁的村民们,无论是青年还是小孩,也都开始讲述起了林远的好来。

蔡邕微笑着倾听,并没有因为这些人是些目不识丁的村民就有所轻视。

作为儒家大儒,他虽然因为官职和所学的原因很少关心民生,但却有着儒家最经典的品质,不会视百姓如蝼蚁。

只是,越是听着这些百姓们夸赞那神仙道士,他心中的警惕就越浓。

‘怕不会,又是一个张角般的人物?’

讨论神仙道长,整个村子的人都十分感兴趣,除了已经外出做庄稼的村民以外,其余在家没事的都聚了过来,七嘴八舌,却又一致说着神仙道长的好。

终于,等到村民们说累了,蔡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