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诸天:附魔从笑傲开始> 第四一二章 血色月刃,汉室之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一二章 血色月刃,汉室之殇(2 / 3)

笑,随手从怀里掏出了一枚玻璃珠子,在道心种魔之后,递给了蔡琰,“一枚玻璃珠而已,可比不上咱们琰儿的安危。”

“多谢道长哥哥。”

蔡琰面色越发地红了,接过玻璃珠子后,便害羞地跑开。

林远失笑不已,扭头却看到蔡邕正黑着一张老脸,面色不善地盯着自己。

一个没有修炼的儒生而已,根本没有用眼神杀人的实力,林远自然是丝毫不惧,不过有些话还是要说一下的,“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哼!”

蔡邕一甩袖袍,却是有苦说不出。

担心女儿会喜欢上林远这种事,他还真不好说出口,好在林远对蔡琰虽然亲近,但明显是长辈对晚辈的态度。

想来只要等琰儿长大一些,就会明白这一切吧。

蔡邕也不想节外生枝,便没有说这件事,而是将林远带到了凉亭中坐下,又让下人送上了水果酒水,这才一边吃酒一边说起了发生的事情。

董卓征辟蔡邕的心是认真的。

虽然过来办事的将领杨定对蔡邕十分粗暴,但到了洛阳城之后,董卓也表现出了礼贤下士的姿态,不但狠狠地惩罚了杨定,还给了蔡邕一个祭酒的职位。

虽然职位不高,而且是一个讲学类的,但却的确表现出了对蔡邕的重视。

林远面色古怪道:“所以,你这就认可董卓了?”

蔡邕叹了口气,悠悠道:“时局艰难,天下难安。”

所以说,最讨厌的就是谜语人了。

林远听得出来,蔡邕心中充满了迷茫,不过他并不在乎这些,之所以赶着过来,是想确定蔡邕和蔡琰的安全。

既然二人没有什么问题,那林远也就放心了。

不过,林远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就在蔡府住了下来——比起山中的日子,蔡府这边明显要过得轻松不少。

蔡邕对林远的入住很是开心。

除了自家女儿那点小问题之外,蔡邕还是很喜欢跟林远聊天的,不过他这几天可没功夫。

董卓是真的很重视他。

短短三天时间,他的职位便是一升再升,从祭酒到侍御史,从侍御史到治书侍御史,从治书侍御史到尚书,从尚书到侍中,从侍中到左中郎。

甚至,董卓还直接送了蔡邕一个爵位,为高阳乡候!

虽然只是一个乡候,但在这汉室还未完全崩坏的年代,作为他姓之人,想要封候也是极难的事情。

可蔡邕就因为董卓的看重,直接就拿到手了。

这一举动,无疑向天下人昭示了董卓对于读书人、对于儒生、对于大儒的看重。

只可惜,董卓在洛阳的所作所为,得罪了太多太多人。

更是侵害了无数世家大族的利益,在这世家掌控天下九成九资源的年代,董卓想要得到读书人的认可,远不是大封一个蔡邕就能得到的成果。

甚至因为此举,让董卓越发地受到儒林排斥,这也让董卓在接下来的动作中,越发地受到抵御,同样,也让董卓越发地暴躁起来。

或许,也有可能是曹操逃跑成功的原因。

这一切跟林远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就住在蔡府之中,一边享受悠闲生活,一边修炼煞气。

这方世界有所古怪。

他可以很清晰地感觉到,这方世界与大唐双龙世界相比,上限并没有提高。

按照这个条件,林远应该可以直接飞升下一个世界才对,而这方世界对他而言,也没有太渴望的东西。

可真当他准备离开时,才发现了异样。

或许是因为煞气充盈、灵气被压制的原因,他想要以灵气为根基进行“飞升”,完全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不!

应该说,他如果敢以灵气为根基进行“飞升”,最好的结果,便是煞气疯涌入体,被冲击成白痴。

最坏的结果,那便是化作灰灰!

经历这么长的时间,林远也重新找到了“飞升”的基础,那便是将煞气修炼到对应的层次。

没办法,谁让眼下这方世界,是煞气为主呢?

这是水磨功夫,哪怕是林远的境界和实力,也不可能速成,只能慢慢积攒力量了。

蔡邕最近在家里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更是直接将蔡琰送到了林远身边。

这让林远奇怪不已,“你不是担心琰儿对我产生不合适的感情嘛,怎么放心将她送到我身边的?”

这么长时间下来,两人之间已经亲近了许多,不再有那么多规矩,聊天时也是如此。

蔡邕叹了口气,担忧道:“如今朝堂之势越发艰难,董相国欲行霍光之事,老夫怕有人会对琰儿不利,还请道长多多照顾一二。”

林远缓缓点头。

董卓的确是应该废帝了,不仅仅是觉得刘辩没有皇帝威仪,这才想立刘协为帝。

更是因为,他想以此来彰显自身权柄!

接下来就是大势之争,也就是十八路诸侯围攻虎牢关了,到时,要不要去看看?

林远现在的煞气修炼,更多的是靠水磨功夫。

如果能够见识到更多更强的煞气修炼者,从他们手里得到更有效的煞气修炼方式,说不定会加快自己修炼的速度?

不对不对。

如今洛阳城里也有许多煞气修炼者,而且还有一个真正的天下第一将——吕布!

前些时日在城门口,林远也算与吕布交手一合。

吕布的实力的确是极强的,如果能够得到吕布的修炼方式,或许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想到这里,林远便有了想法。

而此时,蔡邕又迎来了一队人马,上门之后,便直接向蔡邕提亲。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河东卫氏,而且是卫氏嫡长子卫觊。

卫觊少年老成,颇有才名,如今也是二十左右的翩翩公子,气度不凡,面对蔡邕时更是礼貌有佳,不卑不亢,让蔡邕暗自点头。

见识了卫觊的气度,蔡邕对于从未见面的卫仲道,也有了一丝好感。

不过考虑到林远的“卜算”结果,他还是多问了一句,“不知仲道贤侄身体如何,是否有恙?”

卫觊脸色微变,虽然很快调整了过来,但却并没有逃脱蔡邕的眼睛。

哎!

暗自叹息一声,蔡邕便婉拒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