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红色官途> 第一章 乡里来了副省长(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乡里来了副省长(修)(2 / 2)

忙向赵丙志解释。

“哦,我都看到了,希望你们能加快速度!”赵丙志不好当面批评江明,婉转地说了一句。

“我们会加快的!”江明答应了一声,东亭县在市里成了老大难,让他非常头疼,派一个能干正直的县委书记来,呆不长时间就被县里的干部轰了回去,派一个圆滑的书记来倒是能跟县里的干部打成一片,但政风依旧,发展成难题,想找一个又能干又震得住脚的县委书记太难了。现在的县委书记任平义,是他jing心挑选的人物,希望能将东亭县变个样。

车队进入宪河乡地界后,宪河乡的乡委书记张则光和乡长李家荣站在路口处迎接。

县乡领导在前面带路,赵丙志来到宪河乡的一处也是唯一一处加工企业——宪河乡心心食品厂,了解了宪河乡的工业发展情况,然后又到农村视察了农业生产,走村入户与农民群众进行了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沿路他发现整个宪河乡的路实在是太差!要想富先修路,路都修不好,还谈什么发展!

一路视察完毕,赵丙志愁眉紧锁,来到宪河乡的会议室召开东亭县的扶贫工作坐谈会,开完会后赵丙志一行就直接回省城了。

赵丙志走进会议室的时候,王简正站在会议室门外,见视察领导来了,急忙将会议室门打开,紧跟着张志勇、江明和段怀民以及东亭县委书记任平义和县长刘青山一一进了会议室,张则光长李家荣最后进了去。

江明主持了会议,赵丙志在讲话中说道:“同志们,这次到四蒙市调研扶贫工作,我看了之后感觉心情很沉重,压力非常大,因为在农村还有的群众吃不上饭,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因为我们的扶贫工作没做到位,还是地方上工作没做好?或者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落后,没有发展意识?”

赵丙志讲到这里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看向坐在他前面的一些人,好象是在质问,但大家都知道下面还有答案。

正在给会议室里的领导倒水,王简听到赵丙志的话后感到是一个机会,他想站出来回答赵丙志提出的问题。

时间很静默,赵丙志扫视了一圈,准备再讲话。

王简突然举起手大声说道:“领导,我知道什么原因!”

“唰!”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正站在江明身后的王简,坐在对面的赵丙志也看到了他。

张则光和李家荣一看吓坏了,心道这个王简要干什么!

“小王,你要干什么,快出去!”张则光站了起来小声地斥道。

赵丙志看到王简憋足了劲地站在那里,知道这个年轻小伙子可能真有话要说,便招了招手道:“小伙子,你说说是什么原因?我今天来就是想了解下面的情况和意见,你但说无妨,你们县里乡里的同志不要为难他!”

赵丙志很亲切的话语,听得王简心里热乎乎的,略微平静一下心情鼓起勇气说道:“我认为宪河乡落后的原因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宪河乡自古是粮仓之地,以农业为主,但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抓住机遇引进资金发展工商业才能实现致富,我觉得我们目前缺少这种发展意识。这是其一。其二要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可是我们却不善于搞放水养鱼,而是搞起了竭泽而渔,急于想从投资兴业的商贩身上杀鸡取卵,导致很多生意人经营不下去,长此以往没人来投资了。其三,在农业方面没有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有群众搞起了大棚蔬菜我们没有给予扶持,三农工作很薄弱,老百姓富不起来。其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扶贫款没有进行专项使用,利用起来粗放,效果不明显,没有把发展的框架打起来!”

一口气讲了许多,赵丙志非常仔细地听着,并记在笔记本上,等王简一讲完,他又问道:“小伙子,你讲完了没有?”

“我讲完了。”王简沉住气答道。

赵丙志放下笔看向其他人说道:“小伙子讲的很好,讲的都是实在话,我看他对宪河乡的情况是有一番了解的,很有针对xing,你们觉得怎么样?”

江明看向王简问道:“小伙子,你叫什么?”

“我叫王简,在乡党政办工作。”王简答道。

“哦,不错,不错,看来你平时很注意思考问题啊!”江明说完又看向赵丙志说道:“赵省长,我也觉得小伙子说得很好,想不到小小的宪河乡里还有这样善于思考问题的年轻干部,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啊,宪河乡的发展还是很有希望的,您说是不是?”

“江书记,我也相信有希望,但就象刚才小伙子所说,发展不发展不在于物而在于人,怎么去用人,用好干部去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这位小伙子想法很好,但还是要有人落实才行。”赵丙志笑道。

“哈哈,赵省长,我明白您的意思,您这是批评我们没用好人,请您放心,我们会重视人才加快发展的!”江明领会了赵丙志的话意笑着表态道。

新书,跪求收藏!

红色官途章节列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