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大秦帝国IV:阳谋春秋> 第三节 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团乱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节 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团乱麻(3 / 5)

“不不不。”蔡泽连连摇手,“人说丞相开府门庭若市,老夫终是领教了。你但想,吏员二百余时时穿梭,大臣不计数日日进出,看得你眼晕!能有修庄这份清幽?老夫得空便来,做得片刻快活,管他有事无事也!”说话间,蔡泽便解开腰间牛皮大带,脱了长大官衣,摘了头顶六寸玉冠,轻衫散发长吁一声,“峨冠博带者,不亦累乎!”

吕不韦大笑一阵,指着亭外道:“纲成君且看,快活物事来也。”

一个童仆推着一辆棉套覆盖的两轮手车,辚辚到了亭下,揭开三层棉套,一片弥漫的白色冷气中显出了一只紫红的木桶。蔡泽笑道:“冰茶么?解暑佳品也!秦宫冰茶也是一绝,当年秦惠王所创,这栎阳客寓也做得了?”吕不韦从童仆手中接过一碗,捧给蔡泽,便是悠然一笑:“品尝一番再说了。”蔡泽接过,但觉入手冰凉,白玉大碗中一汪殷红透亮的汁液,一股冰凉甘甜而又略带酒香的气息清晰扑鼻,说一声好个冰酒,呱地饮了一大口,未及说话便咚咚咚牛饮而下,喘息间大是惊喜:“再来一碗!”如此连饮三大碗,蔡泽额头汗水倏忽间踪迹皆无,周身尽觉凉风飕飕舒坦无比,不禁惊讶道:“此酒何名?如此神奇!”

吕不韦笑道:“这是邯郸冰甘醪,产自名家老店甘醪薛。”

“甘醪薛?”蔡泽大惑不解,“老夫过邯郸多次,也曾饮得几回,只记是热饮甘醪,如何还有这冰甘醪?”

吕不韦道:“冰甘醪者,并非仅仅冰镇,而是特料特酿特窖藏,方可保得暑天冰镇后原汁原味,最是费事费力,店家寻常不甘卖人也。”

“噫!”蔡泽愈发好奇,“莫非你买下了这家老店不成?”

“不韦有酒,便得有店么?”吕不韦道,“来,此刻亭下对弈,保你凉爽通泰。”

看着童仆从车上拿下棋具摆置,蔡泽便是一摇手:“且慢,老夫还有两句话。”吕不韦坐到对面,笑着一点头。蔡泽便道:“范雎书简说,是你在邯郸找到了异人下落,他境况如何?”吕不韦道:“不是找到,是在平原君府堂遇到也。过后,我派家老打问一番,便给了应侯一封书简。”蔡泽的燕山大眼不只断地扑闪:“你与平原君有交?”吕不韦笑道:“几宗生意往来,兑金须得平原君首肯,如此而已。”蔡泽恍然点头:“不韦便说说,家老打问得异人境况如何?”吕不韦笑道:“诸事纷杂,我已记得不甚清楚,还是让家老自己说了。”回头便对亭外童仆吩咐道,“请家老过来。”

片刻间,老总事匆匆到来。吕不韦道:“西门老爹,纲成君询问那个秦国人质境况,你便说说。”西门老总事便对着蔡泽深深一躬道:“禀报纲成君:老朽曾请先后看护公子的三个赵军百夫长饮酒,打问得清。秦赵上党对峙期间,异人公子被软禁居所,处境艰难;长平大战后,赵人复仇之势汹汹,平原君便将异人公子转移到巨鹿军营,备受折磨;六国胜秦后,异人公子重回邯郸,看守有所松动,渐渐地有了些许走动。今春离开邯郸时,老朽听得坊间传闻,说信陵君与秦国质公子异人论战兵法,甚是相得。邯郸国人议论纷纷,都在私相揣摩信陵君的一句断语。”

“是何断语?”蔡泽目光炯炯。

“老朽记得是,‘秦失异人,六国之福也!’”

蔡泽目光一闪,默然片刻,又问:“还有何传闻?”

“老朽已经记不得了。左右是说这个异人公子有才罢了。”

吕不韦笑道:“西门老爹还要回邯郸,纲成君若觉有用,再打问便了。”

“便是如此!”蔡泽一拍石案,“西门家老,老夫先行谢过。”

“纲成君折杀老朽了!”西门老总事连忙深深一躬,“老朽告退。”便匆匆去了。

“不韦呵,”蔡泽思忖道,“以你之见,这异人能否出得赵国?”

“难说也。”吕不韦道,“听老总事说,此人虽能走动,但始终有赵国一班护卫。纲成君意欲何为?若是要此人回秦,却有何难?派出秦王特使接回便了,作难个甚?”

“不不不。”蔡泽连连摇手,“邦交正道若是行得,何待今日?你在商旅,却不知此间奥秘。譬如,你欲得之货在别人之手,你若急色求购,后果如何?”

吕不韦大笑:“庙堂大器,纲成君也!佩服!”

“此事撂过,老夫想想再说。”蔡泽不无矜持地岔开了话题,“不韦只说,依你商旅阅历,如何才算得经邦治世之学问?”

“既蒙纲成君垂询,不韦便无虚言。”吕不韦笑容依旧,语气却很是认真,“自来士子修学,都是先学后行,往往书卷有成之时,对天下世事却是一无所知,此谓书生也!书生之学,纵腹藏五车之书,亦非真学问也。专精一业或可有成,经邦治世,却是误国误民之徒也。此间要害,便在于此等书生不知法令,不知民生,不知四时之稼穑,不知人口财货之周流。譬如赵括,读尽天下兵书,却不知上党长平之地势利害,空有大军六十万,反被白起五十万围之灭之,岂非纸上谈兵耳!如此看去,治国学问便在‘真切’二字。空言大道,只是玄奥之学也。”

“说得好!”蔡泽拍案赞叹一句,骤然神秘地一笑,“三日之后,老夫请你做一回督学主考!”见吕不韦惊愕莫名,蔡泽得意地笑笑,一口气说了小半个时辰,末了两人竟是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这一日清晨,太子府学馆大不寻常。

宽敞幽静的大庭院热闹起来了。石案石墩点点布于大树之下,王孙们都聚在了庭院中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几个年长公子峨冠博带,与各自中意的老师在大树下庄重地低声交谈。二十岁上下的几个公子公主,却各自拿着一卷竹简,三三两两地转悠着议论着。十岁上下的几个少年公子公主,则是人各一案,在板着脸的书吏督导下高声吟诵着未熟的《诗》。

时有顽劣者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