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大秦帝国IV:阳谋春秋> 第六节 兵家奇谋 大义同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节 兵家奇谋 大义同心(2 / 3)

的信服,魏军将士还是立即忙碌了起来。

信陵君对联军作战有着深深的忧虑。也就是说,此次能否战胜秦军,他是心中无底的。忧不在战,忧在将士之心。大约谁都没有信陵君看得明白,如今山东六国的糜烂衰颓已经是无以复加了,君臣倾轧军政掣肘已成积重难返之恶习,大军虽发,安知没有诸般无法预料的后患?纵是各军齐到,有没有决战决胜之心,实在也未可知。反复思忖,信陵君定下了三个基点:一是此战不能持久,久则联军内部必生事端;二是必当有同心死战之志,否则各军相互自保,必然败军;三是此战必须以奇谋用兵,非奇不足以速决。三点之中,以同心死战最为要紧,无此根基,任你奇谋百出也是付之东流。

五六日之后,各军先后抵达大野山地。

峡谷密林之中,信陵君在简陋的联军莫府第一次聚将会商军情。

中军司马首先宣读了联军会兵概要:赵国精骑五万步军两万,主帅平原君;楚国步骑十万,主帅春申君;魏国攻弩武卒(步军)六万,铁骑三万,主帅信陵君;韩国步骑八万,主帅老将韩朋;燕国轻骑六万,主帅将渠;齐国步骑六万,主帅陈逯;总计六国兵力四十六万,将军五十三员。

“噢呀,秦军二十六万,我方胜出多了!”春申君长吁一声。

平原君连连摇头:“不好比也!联军哪次不超秦军兵力十几二十万?”

“敢请信陵君先说个打法出来,老夫憋闷!”老将韩朋耐不住了。

“对也!这秘密进军折腾死人,赶紧说如何打法!”齐将陈逯立即呼应。

“春申君、平原君,诸位将军,”信陵君沉稳从容地从那张名为帅案实则只是一张支架着的大木板前站起,“其所以要各军秘密进发,在于联军只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能制胜也!数十年前,山东六国气势正盛,各国尽有精锐之师,尚不能合纵胜秦,况今日国力凋敝之时?我方实力大减,秦国方兴未艾,犹须慎之又慎,缜密战事也!就实而论,此战非往昔合纵可比。往昔可一败,可再败,各国根基尚能支撑。今日之战,却大是不同。六国存亡,全在此战!此战若胜,六国尚有重新崛起之机遇。此战若败,则六国军力崩溃,亡国之期指日可待!惟其如此,堪称六国背水之战也!诸位但凭心而论,此战若败,何国当得秦军兵锋?其时便是不谋而合纵,兵力何在?军辎何在?结局只能是土崩瓦解天下归秦,岂有他哉!”帐中一时肃然,信陵君粗重地喘息了一声,“无忌先出危言,不在耸人听闻,而在醒动诸位:此战惟做死战图存之心,方能精诚一心缜密谋划战而胜之!”

“死战图存!精诚一心!”大将们轰然吼了一声。

“噢呀——”春申君长长一声喟叹,“如此景象,老夫恍若梦中了!”

平原君一眶热泪:“同仇敌忾,六国多年不见也!”

“信陵君已经说得透底,谁若畏敌惜命,当下回去了!”春申君拍案而起,“楚国动议合纵,老夫先发个誓愿:此战不胜,老夫自裁谢国!”

“赵胜亦同!”

“魏无忌亦同!”

当三双大手紧紧叠握三颗白发苍苍的头颅聚在一起时,大将们悚然动容了,不约而同地慷慨高呼:“不胜秦军,自裁谢国!”

“但有此心!我军必胜!”信陵君奋然一呼,转身大步走到帅案前,“开图!”

中军司马拉开案后大幕,一张丈余见方的木板大图《大野山川》豁然显现眼前。信陵君手中长剑指点着地图道:“此战仿效孙膑之桂陵战法,在大野泽西北岸伏击破秦。伏击之要:一在攻敌要害,迫使蒙骜主力回军驰援;二在大军隐蔽巧妙,使敌不能觉察;三在接战之时全力死战,不使秦军轻易冲破伏击战场!以联军战力,不求全歼秦军,但能杀敌十万以上,则秦军必然退出山东,是为大胜!诸将以为可行否?”

“彩——!”

“信陵君尽管发令,诸将军无异议了。”春申君认真点头。

“好!”信陵君剑鞘指向大图,“诸位且看,秦军我军所在恰是大野泽两端,秦军在大野东北,我军在大野西南,遥遥相距四百余里;秦军另有王陵一军攻济北,与我军相距八百余里。我军预谋,便是在桂陵东北山地的这片山塬密林伏击秦军!”

燕军大将将渠突然插断道:“孙膑设伏老战场,秦军岂能上当?”

“将军差矣!”平原君摇头,“兵不厌诈,二伏必胜。此乃军谚也。以军情论,秦军蔑视六国已久,此次秦军连攻山东未遇抵抗,蔑视六国尤甚!蒙骜仅分兵五万攻济北二十余城,显然将十万济北齐军视若无物。如此秦军,岂能想到联军伏击?纵然想到,也以为不堪一击,反以为是尽灭六国大军的天赐良机。惟其如此,使秦军入伏,不足虑也!”

将军们纷纷点头,认同了平原君说法。

信陵君肃然道:“平原君所言,正是秦军弱点所在。惟有此弱,我军可战也!”长剑又指大图,“我军战法是:兵分四路,两次设伏。具体谋划为:一军飞骑北上,强攻王陵五万铁骑而后南逃,诱使其追击南来;在其南下五百里处之大峡谷,一军以六万步军设伏,包围王陵铁骑,佯做王陵不能突围而我军亦无法歼灭之相持态势,诱使蒙骜主力大军前来救援;我军佯做不支,第一道伏击圈崩溃南逃;秦军必全力追杀,我军主力预在其百里之外设伏,痛击秦军!”

“愿闻将令!”大将们异口同声,显然是信心大增。

“四路大军。”信陵君从帅案拿起了第一支令箭,“第一军为北上飞骑,由赵魏两军八万骑兵组成,攻敌务求猛烈快捷激怒王陵!此军由老夫亲自统领。”放下令箭又取一支,“第二军六万步卒,于秦军南下五百里处峡谷设伏,由春申君统领。”春申君嗨的一声接过令箭,信陵君又拿起第三支令箭,“第三军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