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女频小说>凌寒晓咏> 第3章 瑶族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瑶族乡(1 / 1)

一天,国贼对我说他要回家一趟,问我要不要去他的家乡看看,他家在大山里,是瑶族乡,但他是汉人。我一听瑶族乡,来了兴趣,我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还没有亲自感受过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于是我向厂长请了三天假,加上周末有四天。厂长看到我的假条,一副长辈的样子说:“年轻人去见识一下也好,只是别玩野了性子。还有,如果不会喝酒就千万别勉强啊。”听着厂长的话我不大明白他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但也没多问。只是说:“我知道了,谢谢厂长。”

星期四早上,我终于可以穿上了那套衫衫西服,皮鞋也擦得特别亮。八点钟我们坐上了永州到双牌的大巴,我看着车窗外的风景,一路上也没看到什么行人,显得道路特别宽敞,路边的村落也很少,车子畅通无阻,约两小时到达了双牌县。

我们从双牌大坝换乘船,水路是到上梧江瑶族乡唯一的路。“柔橹声声渡口船,蟾光如水水如烟。”两岸青山,一路绿水。山伟岸而雄浑,庄重而秀美。脚下,是一湖碧水,水深而清,像一块碧绿的镜子,映出叠叠山峦。山重水复,一路走,一路看,看不尽的山清水秀。危危乎,高山也;汪汪乎,流水也,怎不令人想起伯牙为子期弹奏的高山流水。上梧江在这样一个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地方会是一个怎样美丽的乡镇?

惊叹间,不觉两小时飞逝,我们来到了上梧江乡渡口。这是一个古老的渡口,上梧江乡的村民世世代代从这个渡口出去回来,带去瑶山的特产、瑶民的淳朴,带回外面的世界、新鲜的气息。

山水上梧江,这个被潇水环抱的美丽乡镇,依山傍水,让我们看到美不胜收的山水风光,也让我们看到了村民的勤劳淳朴。真是“潇水一脉出天南,皎洁澄鲜映蔚蓝。”上梧江一个诗一般的地方。

我们从渡口下船已到中午时分,国贼提出在渡口用餐。我却让他别急,我们再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看看依山而建的各式商铺。瑶寨里的街道窄得不能通汽车,商铺都是用竹或木板建成,古香古色,完全看不到现代化的气息。

最后我们找了一家饭馆吃饭,我们的午餐很简单,是当地的特色——烤竹筒饭。就是将大南竹裁成两端有节的竹筒,在其一端捅一个洞,用水洗一下,例出。然后放入米和水,不要装的太满,留5cm空隙,用竹叶塞好竹筒口。食时用柴刀轻轻破开竹筒,盛入用竹叶叠成的“碗”内,佐以酸肉、酸鱼、泡辣椒即可。

听老板介绍说,这里的烤竹筒饭源自于江华瑶族,江华瑶人从远古时候以来,多生活在大山里,从狩猎到刀耕火种到林区开发,瑶族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瑶族人民常在大山里活动,有时候几天都不能回到居所,但大山里渺无人烟,做饭成了一大难题。于是瑶人发明了竹筒饭。竹筒饭,顾名思义,自然是以竹筒代替铁锅做饭。

我仔细地品尝着竹筒饭,感觉其味清甜而纯,带着淡淡的竹香味,留嚼越觉得齿唇生津,甜香无比。

饱餐一顿后,我们又坐上手扶拖拉机跑在山路上,每到一个急弯处,都好险,就像要冲下山崖,我一手紧紧抓住扶栏,一手抓着国贼的胳膊不放。国贼看到我紧张成这样,不但不安慰,反而笑我胆小如鼠。一路的巅跛,我不但感觉全身骨格都要散了架,还一直想吐。经过一小时的折腾,终于到达目的地,下车后我赶紧跑到一边扶着一棵树就吐,这时才明白到什么是舟车劳顿。

我一边擦着嘴,一边说:“国贼,这就是你们的村子啊,总算是到了。”

国贼朝山顶看了看,说“是啊,快要到家了,以前在学校寄宿还不觉得,现在打工才离开几个月,就特别想家,回家的感觉真好。”

我看到他看向山顶,泄了气,不会是他家住在山顶吧,我可没那体力啊。

“到你家还有多远?”

“不远,走一段山路就到了。”他看着我疲惫的样子贼笑。

“你不是蒙我吧,你家住山顶?”

“不,半山腰,一会就到了。你要不要再休息一会。”

我本来打算休息个把小时,但听到他说快要到了,就不再休息,起身赶路。直到他家我才知道国贼为什么贼笑贼笑的,他家在半山腰是没错,可山路崎岖,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他之所以说快到了,是怕我耽搁时间,否则要赶夜路,山里野兽多,夜路不好赶,危险。一路上我还发现离他家最近的邻居都要走四五十分钟才能到。

国贼家住的是竹楼。竹楼建在坡面上,分两层,第一层饲养牲畜,堆放杂物和柴火;第二层为住居,室内分三间,前面是厅堂兼客房,后面是卧室,两边有阳台,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厨房另建在平地上, 厨房中间有土坑用来烧火,厨房连着一个杂物房堆放虎爪姜,虎爪姜是上梧江瑶族乡的主要经济作物。

上梧江乡生姜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山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富硒土壤,生产出来的姜品质优良,由于形似虎爪,肥圆饱满,因而得名“虎爪姜”,其具备肉质脆嫩、无渣多汁、气味芬香等诸多优点,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他们村还没有通农电,但他父亲在屋后的山沟里建个小型的水利发电,仅供他们一家使用。

江叔江婶看到我十常高兴,热情得让我有些不自在,说很难得有远客到他家里来。江叔招呼我坐,江婶就进了厨房,我想应该是做晚饭,因为就快到吃晚饭时间。只见江叔摆了三个饭碗在竹子做的几案上,用瓦壶倒满水,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没有喝茶的习惯,山里没什么好招待的,咱自家酿的三碗水酒不成敬意。”

“江叔您不用跟我客气,这样我反而不好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万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