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里文学>其他小说>荒芜英雄路> 黄土与金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黄土与金子(2 / 3)

崖壁遍遍诵祷;他们长途跋涉,奔向一些谁也不知晓的荒野地点;他们避开黄

泥屋里用枯叶和牛粪燃起的温暖,凿一孔孤窑于无人绝地,独身坐静,忍受寒苦,

节减腹食;他们用古典调的波斯-阿拉伯语开始动情地吟诵,配以调节有法的呼吸。

在高xdx潮降临时他们获得了无上的愉悦,他们激动得老泪纵横。后他们回到村庄,日

复一日地苦苦思索着当时的感觉。没有人具备与他们对话的水平,因为他们沉醉的

是一切哲学最深奥最古老的概念。神秘在其彻底的本质中是最朴素的。学科所以感

到神秘的过分和无稽,是因为科学已经在学院和印刷垃圾中异化了。

真正的回族研究和宗教学研究,只有在模糊感受到这一切之后,才发现自己面

临着巨大的困难。具备上述心路历程、精神状态和世界观点的回族,是不屑于与俗

界对话的。他们蔑视与清政府制造的一堆堆故纸争论,他们拒绝拿出自己内部的史

料。他们甚至淡漠看待自己的苦难和流血,认为这只是圣与俗概念的一些演绎。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迎着这种困难迈出了一大步。作者花

费了30余年时间以求凿穿坚壁。卷首开列了一个长长的访问名单,那些姓名响亮得

唯知情人才会震惊。资料全部来于民间搜集,并且写法只用资料叙述,很少文人之

“论”,因此这部书至少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该书向世间第一次披露了中国回族

的丰富内涵,一册牵动全躯,西北史、西北民族关系史、中西关系史、回民起义史、

西北军阀研究、教派衍化、神学、神秘主义(苏菲主义)神学及哲学、汉文明与外

来文化如心理研究、甚至中古波斯-阿拉伯语言形态——都可以借此获得新鲜空气。

本书第四章写到灵明堂门宦的创始,在对教史的叙述中,可以读到苦难社会中

的人怎样趋向宗教,再走入异端,甚至向疯痴的神秘主义迷醉的过程,这是一个旧

中国人民精神史的深刻生动的例子,也是出此的苏菲主义哲学的一个新鲜活泼的例

子。同章第二节对北庄门宦的描述更重要;通过对北庄等派别的溯本清源,中亚研

究界一下子肃正了对新疆西南部叶城-莎车文化结的认识。北庄门宦教统源于南疆,

而北庄又是—个政治权势很大的教团,这使更沉默(根本不通行汉语文)的秘境南

疆突然隐现了一下其深沉面目。不仅如此,由于北庄信众主要是操东乡语(蒙古语

族一支)但一直自认回族的少数民族,因此在这里可以非常罕见地看见宗教维系形

式的存在。宗教(包括教派)概念高于民族概念;这种重要现象不见于新疆和蒙古,

是一种远远未被认识的特殊共同体。同样,穆夫提等数个门宦直接受传于大名鼎鼎

的南疆政治风云人物阿帕克·和卓(喀什香妃墓的建筑即是他的陵寝),更对世界

苏菲主义发源的探讨提供了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西道堂教派。

西道堂是清咸同年间出现于甘南的一个新集体制宗教公社。不同于全国回族,

此地尊崇回儒刘智,以孔孟之儒学哲理诠释《古兰》。共同居住,共同分配,公有

教育,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道堂拥有土地、山林、商号、马帮、作坊甚至护商护社

的武装。教民婚娶由共同体解决。儿童一律读书,尚有男女分校,择优送至大学的

远见。道堂教主马启西一如各教派先驱,最后以惨遭军阀杀害谢世。道堂民众也一

如回族大众,几经患难,挣扎于绝望边缘。但是西道堂依然发展着,实践着孔孟大

同思想和伊斯兰早期穆斯林公社思想。

西道堂的事迹沉默不为人知。30年代记者范长江在其《中国的西北角》中曾盛

誉西道堂,但止于新闻报道而已。马通先生此书第一次介绍了西道堂教派的详情,

使世界发现:居然在中国荒羌的山区确实成功了和存在过—个乌托邦。这对于哲学

和人类进步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后世只要有人类对公社理想的追求,西道堂的历

史就会继续给他们以启示。

当然此书还使人联想。比如,我知道职业的新疆、蒙古、西藏研究者会有一种

异乡人的苦恼。他们枉有热情但进入不了向往的“内部”。而一些生长于斯的同行

又似乎欠缺学者的火候。再如一位小说家或诗人更常常产生“内部”对自己自尊心

的伤害,他们决定采取主观主义径自制作,但悄藏着对秘密的嫉妒和遗憾。在科学

方法论的讨论达到这一步时,是否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血缘呢?

海外汉学家们正流行娶一位中国老婆;非同族类是否就永远难入虎穴不得虎子呢?

《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无疑具备着一定程度的这种内部性质。初

读它时会有三种新鲜感。30年劳作获得的资料性使得它有些工具书的味道。后来会

感到某种深沉;书中含而不露的叙述中隐约可见成熟的情感。这当然是极宝贵的,

本文开头已经提出过资料与立场的对立、粉饰与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万里文学